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充分发挥各领域青年的先进性,创新工作方式,在全县招募青600多人青年志愿者,成立了20支青年突击队,为夺取防控斗争胜利做出积极贡献。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引导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在疫情防控一线担当作为的具体举措》,采取政治激励、待遇保障、组织关怀、容错免责等11条措施,把关心关爱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者的举措抓实、抓细、抓落地。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投入400余名干群,24小时值班,严防死守,科学布控,对县城32个物业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在103个无物业小区,设立疫情防控监测点,实行出入证管理制度。确保小区人员可控、防疫工作可控,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0年的新春佳节,新冠肺炎疫情以迅猛之势席卷了全国各地。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始终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迅速拉响警报,广泛动员,全面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安徽亳州号召全市各类人才尤其是安徽省“特支计划”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全市突出贡献人才、首席专家、拔尖人才和优秀人才、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人才、全市乡村创新创业领军能人以及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人才迅速行动起来,献智献力,主动作为。
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企业用工保障,推动“互联网+就业”服务,2月10日至3月10日,合肥国际人才城举办2020年春季高层次人才线上招聘会。
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安徽省青阳县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督促企业发挥主体责任,确保防疫与生产“两手抓”“两不误”。截至2月16日,该县已有153个企业(项目)核准复工复产,开复工项目11个(新开工3个),复产企业142个,其中规上企业63个。
2月13日,安徽省合肥市直单位选派761名党员干部下沉蜀山区各社区,蜀山区同一天选派第三批526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当前,市区两级1566名机关干部配合街居,一起冲锋陷阵、攻坚克难,筑起一个个牢不可破的疫情防控堡垒。
连日来,在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内各个疫情防控监测点,一群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牢牢守住基层疫情防控第一线,确保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为长丰疫情防控形势的平稳有序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保障人民群众“菜篮子”“米袋子”的供应安全,让老百姓买得安心、吃得放心,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四个到位”确保农贸市场战“疫”保供两不误。
2月12日,安徽省各类企业迎来一波有序的复工潮,国网安徽电力共有2021名值守人员24小时待命抢修,1113名员工为重要用户提供特巡保障。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以来,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广大党员主动请缨,奋战在防疫一线,面对风雪与严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党员干部们舍“小家”为“大家”,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
针对疫情防控时期的特殊要求,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新马桥镇探索开展“一对接两负责三联单”做法,政策指导加跟踪服务,帮助外出务工人员返岗复工。
2月18日上午11时35分,蚌埠市老人休养院的工作人员李咏梅正在操作电脑,将服务人员采集的相关信息录入电脑,发送到蚌埠市养老服务平台。为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蚌埠市民政局充分发挥市级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的作用,与合作方河北瑰誉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养老机构疫情报送系统”,于2月15日正式上线投入使用。
经过自正月初三开始的近15天的周密策划、精心组织和报备审批,2月13日,国台酒业第一批返岗复工人员按时到达座落于茅台镇的厂区,起醅、打糟、上甑……20多天以来的寂静在生产的节奏中结束,也标志着在严防疫情的同时,国台与茅台同时首批复工复产。
“干啥?去武汉支援建设火神山医院,不给钱我都去。”2月2日中午,听说要去武汉,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许疃镇邵于村村民张明接到同村张文华的电话时,没有丝毫的犹豫,即刻决定同行。当天上午11点接到公司信息,下午4点张文华带着六个皖北汉子就开车紧急赶往了武汉。
2月18日,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更是春季田管重要时机。安徽淮北市杜集区上下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园地头靠前主动、上下联动,着力在“五抓五促”上作文章,当前切实加强对小麦、蔬菜田间管理,确保粮食生产和蔬菜市场充足供应,促进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平稳有序发展。
面对疫情,安徽淮北市纪检监察系统的广大党员干部全力“出击”、下沉一线,以严实的监督,确保中央及安徽省委、淮北市委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部署安排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安徽省蚌埠市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登记注册、资质备案、检验检测、融资贷款方面积极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显示 25333 条中的 19521 到 19540 条结果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