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欧洲能源危机与高通胀问题持续发酵,许多欧洲企业深陷成本飙升、需求低迷、投资暂缓的困境,制造、化工、航空等多个行业近期宣布裁员计划。业内专家认为,企业裁员趋势还将持续,令欧洲就业市场承压。
近日,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150日元兑换1美元大关,创32年以来新低。日元暴跌不仅导致日本民众生活成本增加、阻碍企业扩大投资,也让日本政府面临高额债务与货币政策的掣肘。
近日,欧盟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0月欧元区通胀率按年率计算达10.6%,再创历史新高。欧元区19个成员国中有11个通胀率达两位数,其中波罗的海三国通胀率均超20%。通胀居高不下,能源危机难解,欧洲经济正面临多重压力。
当地时间11月22日,赞比亚财政与国家规划部发布风险管理指南,旨在减轻公共部门风险,并促成公共部门资源管理的问责制。
刚刚有所回温的日本经济,第三季度意外陷入萎缩,令日本从疫情中复苏的进程变得更为脆弱。究其原因,今年日元的贬值风暴、“逆行”的货币政策以及疲软的内需,或许没有一个是无辜的。而在全球需求降温、全球政策紧缩浪潮和高通胀的情况下,日本面临的经济下行风险正在增大,前景依然不甚乐观。
多重挑战下,欧洲经济前路艰难。近日,多家机构对欧洲经济前景作出悲观预测,认为衰退阴影近在眼前。
美国波士顿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埃里克·罗森格伦8日表示,由于持续的通胀压力迫使美联储持续上调利率,美国经济很可能在2023年走向温和衰退。
在11月5日举行的第五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金融支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分论坛上,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张明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上合组织成员国高度重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断裂问题,将深化地区经济合作、加快上合组织地区经济复苏。
欧盟统计局10月31日公布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受乌克兰局势影响,欧元区能源和食品价格持续飙升,10月通胀率按年率计算达10.7%,再创历史新高,超出市场预期。
10月2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发布了最新版《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前景》报告。报告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今年GDP预计增长3.6%、明年预计增长3.7%。
美联储将于11月1日至2日举行货币政策会议,并于2日宣布货币政策决议。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在本次会议上决定加息75个基点或是大概率事件,同时美联储还将就未来加息路径展开讨论。
美国《华尔街日报》10月16日发布的最新民调显示,63%的受访经济学家认为美国明年将陷入经济衰退。同时,美联储应对通胀的政策也招致批评
德国能源价格持续飙升,9月通胀率已经升高至10%,创下1990年两德统一以来的新高。目前德国正在经历一场严重的能源危机,而且正日益转变为一场经济和社会危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13日表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正受到美元走强、借贷成本高企和资本外流“三重打击”,债台高筑的国家受冲击尤其沉重
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13日表示,该机构已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6月预测的约3%下调至1.9%,全球经济正危险地逼近衰退。
美国智库印中美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丹·斯泰恩博克10月9日在中国日报网撰文称,美联储激进政策引发全球外汇市场动荡,美国终将自食其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当地时间11日发布《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说,受通胀、乌克兰危机等影响,目前全球金融稳定风险有所增加,风险平衡明显向下行倾斜。
IMF发出警告,全球经济前景持续面临巨大下行风险,“最糟糕的”时期还未到来,政策制定者需沉稳应对。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经济学教授豪尔赫·马奇尼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美联储今年以来的激进加息措施对包括拉美国家在内的周边国家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CEO)杰米·戴蒙(Jamie Dimon)10日表示,“严重的”逆风可能会在明年年中冲击美国和全球经济,美国经济将在6至9个月内衰退。
显示 1377 条中的 201 到 2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