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中国-中亚实业家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中国与中亚国家企业签署30多项合作谅解备忘录或合作协议。
6月16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尼日利亚阿布贾大供水项目举行竣工仪式。尼日利亚总统提努布出席仪式时表示,感谢中国企业和中国朋友帮助更多尼日利亚家庭获得安全充足的水源。
由国际儒学联合会、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共同主办的“儒伊文明对话会”6月16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对话会主题为“儒家文化与伊斯兰文明的交流互鉴”,中马两国近百名学者与会。
在交接仪式上,几内亚比绍总统恩巴洛对中国援建萨芬公路项目予以高度评价,“这条公路是所有几比人的骄傲,也是几比与中国友谊与合作的象征”。
小麦育种专家张正茂与哈萨克斯坦的缘分始于2017年。那一年,张正茂第一次前往哈萨克斯坦,参与中哈粮油作物生产科技示范园建设。8年来,张正茂团队在示范园持续开展小麦引种,推广宽幅沟播技术,并筛选出一批农艺性状好、抗性强的品种。
为期一周的中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旅游论坛6月16日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开幕,来自三国政府、旅游和航空业等从业者以及特邀专家学者等百余人出席。
近年来,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在中医诊疗、药物研发等方面的合作取得积极成效,中国—乌兹别克斯坦中医药中心就是双方在此领域的积极成果之一。
哈萨克斯坦文化与信息部部长艾达·巴拉耶娃6月13日在首都阿斯塔纳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哈萨克斯坦和中国的人文交流滋润着两国人民的友谊,为两国关系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6月16日,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哈萨克斯坦总统广播电视综合体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中亚人文交流活动在位于阿斯塔纳的哈萨克斯坦总统中心举行。
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的鲁班工坊是中亚地区最“年轻”的鲁班工坊,于去年10月正式揭牌。吉尔吉斯斯坦鲁班工坊由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与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技术大学等联合建设,投入运行半年多来,已有4000多名学生在这里接受技术培训。
从风机叶片转动间输送的绿色动能,到公路上疾驰的中国制造,再到诊所内传承千年的东方智慧,中哈两国在能源转型、产业协同、人文交流领域结出硕果。
作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项目之一,2017年至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团队联合哈萨克斯坦考古工作者,逐渐让哈萨克斯坦境内诸多古老遗存重新展露于世。
塔吉克斯坦鲁班工坊是中亚地区首家鲁班工坊,工坊以城市热能应用技术和工程测量技术作为合作共建专业,助力塔吉克斯坦培育急需的技术人才。
当前,在“十大伙伴行动”引领下,中非企业正在加强全产业链深度合作,推动中非合作转型升级,为非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
新加坡的国际化水平位居全球前列,是世界知名的金融中心和亚洲重要的服务和航运中心。重庆代表团一边筹备活动,一边观察学习,不断思考与探寻这里能为重庆未来发展带来怎样的机遇。
新北南公路全长433公里,项目分三期进行。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连接吉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乃至中亚地区重要的国际交通要道。
随着人口增长和粮食需求增加,非洲各国越来越重视农业现代化,对农机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非洲多国长期受风沙、多雨、干旱等困扰,中国农机能够因地制宜、解决“痛点”,因而深受非洲市场欢迎。
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记者搭乘这趟跨越天山的首发人文旅游专列,见证了沿途民众渴望更深层次交流、更多机会合作的热情与期待。
数十年来,中国通过粮食援助、建立农业示范中心、投资非洲农业、支持非洲农产品对华出口等措施,有效推动了非洲农业发展,中非农业合作也从最初的农产品进口扩展到助力非洲农业产业链发展和产品附加值提升,帮助非洲实现收入、收成双丰收。
6月12日,中国船东互保协会在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举行办事机构揭牌仪式,并同步举办中希航运合作交流会及推介会。
显示 26681 条中的 101 到 12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