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及其带来的经济后果颠覆了人员流动性。本文评估国家、城市和公司如何分配资金、指导政策或发起影响交通行业的行动。本文提供证据,说明这些干预措施如何影响长期经济复苏,以解决气候、健康、安全和公平目标。
在一项调查中,9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意识到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并且他们已经“至少采取了一项具体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这种调整主要以回收或减少一次性物品消耗的形式出现。作者认为,诸如升级灯泡或回收利用之类的事情影响较小,高影响力的行动需要更实质性的行为改变。
对近5年来播出或发表的包括关键词“气候变化”和“北极”的新闻报道的分析表明,报道主要关注科学,而不是人类主题。当人被纳入环境报道时,他们通常是非居民专家,如科学家、政策制定者或活动家。这种类型的报道往往充满数据、侧重外部专家,不一定能引起公众共鸣。
本文研究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农业和威胁国家和全球粮食系统,特别是在气候热点地区,以及这些趋势在未来几十年将如何加剧。本文对农业变革性适应进行了定义并详细说明,并说明为什么需要这种长期、系统的方法来保护数百万小规模农民和牧民的生命和生计。
欧盟成员国应帮助土耳其管理“欧洲绿色协议”将引入的新贸易法规影响。这种全新方式不会解决人权等问题上更广泛的争端,但可以开启基于规则的接触,并足以改变气氛,改善双方关系的其他领域。
作者强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大规模太阳能地球工程的结果。人们拥有技术和能力来扭转这种破坏性局面。相关工作必须立即认真开始。
重工业生产的产品对现代生活方式至关重要,但也产生了全球近40%的二氧化碳排放。钢铁、水泥和化学品是三大排放行业,也是最难脱碳的行业,原因包括技术因素以及经济因素。
本文提出设计下一代联邦税收抵免的6个考虑因素,以支持在美国电力、交通、工业和建筑部门部署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税收优惠已作为一种促进尖端技术早期部署支持性环境的方法。
要实现预期国家目标,以色列肯定需要在氢和碳捕获以及可再生能源和太阳能存储等创新技术方面取得进一步发展,但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可能需要与邻国在水和太阳能等关键领域进行合作。约旦、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和以色列之间的可再生水资源关系可以显著推进气候目标,并为所有相关参与者带来经济和政治利益。
本文探讨美国环境中气候投资机会,并列出了联邦领导人在重新考虑气候融资时应考虑的几个市场原则。本文建议定义不同参与者的角色和责任,从调动金融资本的投资者,到制定市场标准的机构,再到基础设施所有者和运营商。
在拉丁美洲,智利在2040年前全面淘汰煤炭生产的倡议对该国遵守《巴黎协定》规定的国家自主贡献以及实现其国内脱碳目标至关重要。然而,尽管削减智利的碳排放量迫在眉睫,但确保在此过程中煤炭工人不会在经济上被抛弃,是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有关公平过渡的主要挑战之一。
煤炭挑战在中国和印度尤为突出,它们分别占亚太地区排放量的60%和14%。因此,如果世界要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并应对气候变化,那么在这两个国家逐步减少煤炭的使用绝对至关重要。逐步取消化石燃料补贴必须是亚太地区脱碳的第一步。
真正的全球绿色复苏需要的是效率、充足和公平原则。依赖于绿色增长的绿色复苏可能会减少碳排放,但它将继续加速自然资源的消耗,从而破坏自然世界。为了让发展中国家有空间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发达国家也必须大幅削减其消费水平。任何全球复苏都必须把公正的过渡放在首位和中心位置。
大型排放国开始认识到,有必要就如何在保持公平竞争环境的同时让工业脱碳进行多边讨论。下一步应该是在所有可能的多边论坛上启动公开讨论。
七国集团发布一份联合声明,决心将气候、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置于新冠肺炎疫情复苏战略的核心。同时,美国重返国际政策议程设置,带来了新的能量和承诺。然而,人们认为迄今为止七国集团峰会的承诺不足以减少符合《巴黎协定》预期的全球气温上升。
现在,在追求全球影响力和领导力的过程中,超级大国正在提高自我施加的减排目标,以显示国际责任和软实力。在可预见的未来,国际气候政治将出现大国间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局面。
如今,欧盟和美国这两个经济体有着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雄心。关键问题是,欧盟和美国如何在实现脱碳的同时,激励其他国家朝着同样方向前进?本文作者认为,答案可以在联合推出碳边界调整措施中找到。
“2021年跨大西洋趋势”调查显示,大西洋两岸的公民都把气候问题视为欧美合作的重中之重。此外,大多数受访者(69%)认为,应采取更多措施应对气候变化。这种积极的趋同对于大西洋两岸在这一紧迫问题上开展强有力合作是个好兆头,这种伙伴关系对于增强全球遏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雄心至关重要。
随着世界逐渐认识到有必要到2050年实现“净零”温室气体排放,人们重新对氢能产生浓厚兴趣。
2021年2月极端冬季天气事件和随后发生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断电事件,表明电力部门容易受到极端天气事件影响。而随着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似乎会变得更频繁、更严重。停电是危险的,代价昂贵。此类事件及其引发的市场和政策反应,对受影响企业投资者也非常重要。
显示 2203 条中的 1221 到 1240 条结果
内蒙古二连浩特:中蒙口岸交流繁忙
第五届中蒙博览会人气旺
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开幕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