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气候和债务危机相互关联的性质,优先发展应对气候变化金融和物质抵御能力是支持长期债务可持续性的关键。
亚太地区多边、单边以及区域一体化努力已降低关税,加强互联互通,实现监管协调,促进亚太经社会成员间合作,推动区域内和区域外贸易。然而,许多非关税贸易障碍依然存在,给该地区进出口商带来诸多挑战。
本文对当前收入和滞后收入、人口特征、气候和教育之间历史关系进行简单回归,并利用这些系数建立“中心”预测,利用误差项设定国家结果的高低界限,从而描绘2050年全球经济形态情景。
中国多个大城市的航班预订量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预计未来几个月国际航班数量也将增加,这表明经济活动状况有所改善,印证了北京关于经济复苏重回正轨的说法。
本手册旨在为各国税务官员、负责国内收入调动的政策制定者,以及探索如何建立税务管理综合平台以加强合规的信息技术人员或税务专员提供有用的资源。
英国经济表现疲软的一个主要因素是住房供应长期短缺。
气候融资对于巴基斯坦适应气候变化和减轻其影响至关重要。为促成这些投资,推动公共和私人机构以及融资机构的资本流动,需要有效部署绿色债券等市场化融资机制。
本文使用欧元区的时间序列模型,通过估计1999年至2020年间欧洲央行利率变化对欧元区的结构性影响,考察了利率变化对能源价格的影响程度。
德国和欧洲企业严重依赖金属进口,因为欧盟自身的金属储备非常有限,回收利用无法满足需求。预计未来几年对金属的需求将大幅增长,因为绿色能源和电动汽车转型、数字化和其他新兴技术发展迅速。地缘政治发展影响供应安全。欧盟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但在复杂的多层金属供应链中实施这些措施并非易事。
本文分析了非洲数字转型现状,并概述了负担得起和可获得数据对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性。
根据上海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的一份分析报告,随着北京的“一带一路”倡议基础设施融资项目进入第二个十年,中国的重点已经转向东南亚地区。
日本的大型建设机械公司纷纷把中国作为通用产品的出口生产基地。
越来越多俄罗斯人开始将他们的汽车换成中国品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对中国经济前景作出积极评价,将其描述为全球经济的“绿芽”。
最近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将拉丁美洲列为增长速度最低的发展中地区。在过去十年中,该地区年平均增长率为1.23%。这些数字表明,拉丁美洲不仅停止了增长,而且逆转了向发达经济体人均收入水平趋同的进程。
分析发现,欧盟以外的贸易是多样化的,进口集中度在过去十年保持稳定。虽然总进口的情况是这样,但分析表明,有几个行业的进口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集中。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产品的进口多样化水平有所下降。
中巴经济走廊第一阶段包含的重大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已接近完工,重点已转向第二阶段。
在许多国家,产业政策正在得势。当今世界面临新冠疫情余波、疫苗民族主义、全球供应链不稳定、向净零排放转型和地缘政治竞争等挑战,围绕产业政策的作用和政府扶持被视为具有战略重要意义的企业和行业,人们再次展开辩论。
2022年夏天,欧盟和印度恢复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以加强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此外,双方还在就投资保护协定和地理标志保护协定进行谈判。
欧盟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让人们看到了经济和政治一体化加速深化的希望。多数乐观主义者认为,“下一代欧盟”计划(Next Generation EU)是一种范式转变,将促使形成一种永久性的中央财政能力。
显示 12822 条中的 2121 到 2140 条结果
今年前8个月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货物超20万标箱
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
潮涌新疆70年 丝路新程:立体通道联通亚欧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