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国、日本和大多数发达经济体都在积极寻求新的锂资源,这是全球经济从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过渡的关键因素。这就提高了“锂三角”国家(阿根廷、玻利维亚和智利)的重要地位,这些国家拥有拉丁美洲约60%的全球锂储量当中的大部分锂资源。
中国在新兴国家的成功支撑了其和平崛起的生命力。新兴国家占据了全球人口的大部分。随着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一种低价良性循环,它可能推动中国在20年内达到高收入水平。
中国内地6日全面重新开放与香港和澳门这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口岸,预计此举将大大提振这两个城市的经济。
全球化远未消亡,由中国和数字经济驱动的新全球化正在出现。
本文分析了“欧洲绿色协议”的外部维度,重点关注全球伙伴关系和欧盟领导力。具体来说,它考察了欧盟与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俄罗斯和南非等国的关系。基于通过与当地研究机构合作获得的信息,本文研究了欧盟与这些国家在实施“欧洲绿色协议”目标方面的合作前景。
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尝试走上对外开放道路,在广东,该路线的成功一目了然。
俄罗斯盖达尔经济政策研究所的调查数据显示,俄企主要用中国和本土产品替代退出俄市场的西方设备、配件和备用零件。
中国2022年诞生了74家独角兽企业(指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虽然在总数上落后于美国,但仍保持稳步增长。
比雷埃夫斯港正日益成为新丝绸之路海上航线的中心枢纽。中国正通过这条新丝路拓展全球贸易路线。
展望2023年,中国经济将出现强劲复苏,去年来之不易的好于预期的增长显示了其极具韧性。近几周,中国市场和政策释放出强烈的积极信号,中国作为全球经济稳定器和火车头的双重作用进一步凸显。
官方统计数据并没有反映出通胀给许多美国人带来的痛苦。这是因为对中产阶级的定义有问题。
在欧盟,接受培训的人数一直在稳步增长,但仍远远低于到2030年每年有60%的成年人参加培训的目标。
孟加拉国的发展模式有些独特。面对困难的经济形势,孟加拉国需要继续利用独特优势。
2023年展望的中心主题是“未来气候变暖”。尽管全球加速变暖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大量世界末日设想,但气候变化实际上也为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地缘政治格局和长期投资前景带来一些亮点。
中国经济反弹势必将为全球经济注入一剂急需的强心针,从而抵消欧洲的疲软和美国正在出现的衰退阴影。
当竞争对手的资金雄厚得多,且正在大笔花钱时,政府该怎么办?这是英国在考虑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产业战略时面临的问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一说,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将高于预期,提高之前的预测是因为消费和投资意外强劲,中国调整优化防疫政策提供了推动力。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间西方一直低估中国。
欧盟委员会于2021年成立欧洲卫生应急准备和反应管理局(HERA),其任务之一是通过确定和消除药品领域的进口依赖,促进欧盟的“开放战略自治”。
本政策简报探讨了为非洲城市化融资提供支持的三个领域:帮助城市提高信誉度,强化地方各级金融中介机构,及加强变革性投资渠道。
显示 12819 条中的 2301 到 2320 条结果
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
潮涌新疆70年 丝路新程:立体通道联通亚欧
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湖南株洲开幕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