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欧洲而言,全球贸易的作用一如既往地重要,因为全球贸易流动支撑着数十万家公司和数百万个就业岗位。大力参与“新全球化”,也是欧盟未来在技术驱动行业具有竞争力的关键。
欧洲央行转向更为强硬的货币政策立场,可能会使意大利本已岌岌可危的公共财政更加复杂。
印度钢铁生产目前是高碳密集型。虽然一些主要生产商对脱碳很感兴趣,但目前的方法是分散的,进展缓慢。在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印度有机会实现全行业变革。
非洲大陆过去20年平均增长率在4.5%到5%之间波动,有5个国家平均增长率超过6%。
孟加拉国出口导向型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成衣行业,这给该国带来宏观经济风险。
美国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引发欧盟担忧。该法案包括3690亿美元的绿色技术补贴,鼓励消费者购买美国产品,欧盟认为该法案是一种对欧洲工业构成巨大挑战的保护主义措施。
“相互尊重”几乎成为日前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举行的一系列峰会的最热词。
本文探讨了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历程,并详细介绍了政府的角色变化。它描述了农民如何参与降低风险,以及保险如何帮助他们获得额外的金融产品。
欧盟从中国进口最多的三个国家分别是荷兰(1108亿欧元)、德国(981亿欧元)和法国(408亿欧元)。值得注意的是,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占荷兰GDP的12.9%(高于2019年的10.9%)。中国是希腊重要的进口国,是希腊第三大商品进口国,仅次于德国和意大利。
本报告分析了老挝的生产和贸易结构,详细介绍了大湄公河次区域提高竞争力、归属感和互联互通的计划,以实现成员国之间收入和生活水平的融合。报告概述了结构转型的必要性,讨论了老挝提升价值链定位、实现产业多元化、利用区域合作实现发展目标的潜力。
本文重点介绍了国际能源署《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的一些结果,并重点介绍了中国、美国和欧盟这三大汽车市场轻型车电动化的主要趋势和驱动因素。
最近,中国在全球经济整体增长动态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在疫情期间的出色表现就是一个例子。这一次,中国通过区域和众多双边贸易协定向发展中国家开放经济的众多努力,将增强中国为世界经济提供更大发展动力的能力。
自2011年第一次全球金融指数调查以来,发展中经济体成年人拥有金融账户比例已上升至71%,增幅超过50个百分点。尽管这种增长值得庆祝,但总体数字隐藏了发展中经济体成年人在获得和使用金融服务方面的巨大差异。
几十年来,乐观的技术专家一直声称,人工智能将颠覆商界,为企业和客户创造巨大利益。咨询公司麦肯锡的一项调查发现,今年全球50%的公司试图以某种方式使用人工智能,高于2017年的20%。
能源转型对实现《巴黎协定》的净零目标至关重要。这意味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将能源系统从化石燃料转换为清洁能源。为应对这一挑战,欧盟制定了《绿色协议》一揽子计划。
美国、日本和韩国之间三边合作多年来一直具有挑战性,主要原因是历史上紧张关系。本文呼吁加强与志同道合盟友和伙伴合作,以应对共同挑战,促进在安全与防务、科学与技术以及全球公共产品等领域共同利益。未来合作应集中于应对共同挑战。
本文评估了四个矿产丰富的非洲发展中经济体面临的挑战:几内亚(铝土矿)、刚果民主共和国(钴)、马达加斯加(石墨和镍)、莫桑比克(石墨)。
如果全球发展环境继续恶化,美国面临的严峻安全和经济挑战将越来越难以解决。为了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美国必须与其他重要全球参与者密切合作,尤其是中国。
本文介绍2023年需要注意的5件事。
本文讨论印度人口最多10个城市的城市化对自然基础设施影响。
显示 12819 条中的 2521 到 2540 条结果
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
潮涌新疆70年 丝路新程:立体通道联通亚欧
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湖南株洲开幕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