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预测,2020年发达经济体GDP将下降6.1%,世界贸易预计将萎缩11%,因此人们高度关注如何以及何时重启目前处于封锁状态的经济。本文列举了五个明确的步骤以为消费者和企业决策建立信心,这对于经济强劲复苏至关重要。
为私营部门提供资金的多边和双边开发性金融机构强烈表示,它们愿意迎接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但是,决定如何最好地部署开发性金融机构资源并不容易。现在是回顾全球金融危机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并直面将影响危机应对问题的时刻。本文为开发性金融机构应对危机提供了八项原则。
新冠肺炎疫情加强卫生、环境与经济之间的联系。有证据表明,空气污染是新冠肺炎死亡率较高的原因之一。不过,这场危机也表明,政府和个人在面临重大挑战时能够采取强有力且迅速的行动。在寻求提振经济之际,印度有必要考虑其它系统性行动,让经济变得更可持续、更有韧性。
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中低收入经济体更加依赖多边开发银行。幸运的是,亚洲较贫穷的国家可以从美国领导的世界银行、日本领导的亚洲开发银行(ADB)和中国领导的亚洲基础设施开发银行(AIIB)获得资金。
新冠肺炎疫情及其遏制措施(大封锁)将导致全球经济崩溃。短期内,受大流行影响最严重国家的生产和消费减少将导致全球衰退。从长远来看,这场危机可能会导致全球化部分逆转,债务增加,欧盟、美国和中国之间经济潜力的差异将缩小。疫情带来的积极的副作用可能是加速数字经济的发展,包括服务市场。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估计,有近一半的低收入国家债务水平高企。疫情暴发后,这些国家的债务状况正变得更糟。作者认为,预防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唯一方法是结合多种工具,最重要的是对债权人立即予以流动性支持,形式是有时间限制的债务暂停和降低最贫穷的高负债国家的偿债成本。
本文评估了2012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国在七个国家(阿尔巴尼亚、波黑、克罗地亚、科索沃、黑山、北马其顿和塞尔维亚)的经济活动,主要发现:能源和交通是中国的主要投资领域;中国国企主导投资活动;项目完成率低;塞尔维亚是中国投资活动的中心;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正成为第二波投资项目。
最新数据显示,尽管中国政府采取多项非常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但与国有企业相比,中国私营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遭遇的挑战更大。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信贷获取机会不平等是最重要因素之一,这种不平等减缓生产,进而削弱收入增长和私人投资。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初级研究员Gayathri Iyer发表题为《沉没成本:新冠肺炎疫情和航运业》的文章称,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对全球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疫情直接或间接地对航运业造成了重大影响,该行业正面临着几十年未遇的危机。
澳大利亚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John Edwards发表题为《有关全球医疗用品贸易的一些事实》的文章称,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发布报告称,新冠肺炎疫情正在警示“美国经济依赖中国制造和供应链的方式”。然而,全球医疗用品贸易的真实情况却并非如此。事实上,全球医疗产品贸易一直是发达经济体的“生意”。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Nicholas R. Lardy和研究分析师Tianlei Huang发表题为《出口疲软不会阻碍中国制造业复苏》的文章称,一些人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会令全球经济不可避免地陷入衰退,从而将削弱中国制造业出口,中国制造业的复苏势头恐怕难以持续。但作者认为,这些分析夸大了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专家Jayshree Sengupta发表题为《抗击衰退:印度应和中国一样》的文章称,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负责人均发出警告,世界将很快陷入衰退。令人惊讶的是,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最近在日内瓦进行的一项研究预测,印度和中国将摆脱衰退。
“一带一路”不断向着更加绿色,更加可持续的方向演进,绿色“一带一路”不仅成为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也成为完善全球生态治理体系的新实践。
在本文中,作者将通过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分析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疫情持续的时间越长,感染的传播范围越大,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其影响预计将达到甚至超过2008-2009年金融危机的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电子商务就一直在全球范围内稳步增长。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随之而来的封锁使网上购物的模式出现了失衡,直接影响了电子商务行业。网络商家仅提供必需品,尤其是医疗用品,以及人们不愿意超出其必需品消费的情况,既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中国农业产生巨大冲击。尽管前路艰难,但人们仍然谨慎乐观地认为,2020年1月至2月遭受的挫折不会对中国的农业和粮食安全产生持久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对全球生产和需求也造成冲击。一方面,世界各国需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联手加大宏观政策对冲疫情影响的力度,防止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另一方面,也要深刻研判疫情影响下的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及时应对挑战。
吉尔吉斯共和国前总理、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特聘教授卓奥马尔特·奥托尔巴耶夫在中国环球电视网 (CGTN) 上发表题为《如何在疫情后恢复国际贸易》的英文文章,认为正确预测国际贸易的复苏对于重振世界经济十分重要。
波黑共和国前总理、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特聘教授兹拉特科·拉古姆季亚在《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全球协力合作,让危机催生变革、成长和进步的机会》的文章。他表示,当前公共卫生和经济问题危机交错,各国只有联合战疫,有效解决公共卫生问题,才能化解危机。
哈佛大学大卫·洛克菲勒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巴西问题研究项目创办负责人Kenneth Maxwell表示,此次疫情将对拉美产生深远影响,不仅影响该地区主要国家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凝聚力,而且也会影响拉美的国际关系。至于美国在该地区的角色,中国现在是而且将继续是主要竞争对手。
显示 12808 条中的 6281 到 6300 条结果
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湖南株洲开幕
敦煌文博会展现多彩丝路文化
在世界制造业大会解锁无人科技应用全场景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