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包容性的循环经济可以确保短期和长期的应变能力,以应对未来的挑战。为何发展循环经济向世界展示了应对新旧全球风险的解决方案。
印度和非洲之间的行业优先事项互补性以及它们在不断发展的全球食品市场中的相似角色为双方农业部门的合作提供了许多机会。本文分析了印非合作在粮食安全和能力建设方面的潜力。本文评估了印度与非洲国家在农业和粮食安全领域的伙伴关系,概述了这两个地区的现行举措,并探讨了基于技术的服务可能采取的干预措施。
新冠肺炎疫情让世界出现了许多人们前所未遇的情况。受疫情影响,航空、制药、医疗设备等主要行业的供应链均出现中断。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是这些行业的全球价值链的主要中心,中国供应商对在全球开展业务的许多行业至关重要。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推动全球经济退出一体化进程。政策制定者和商界领袖现在普遍质疑,全球供应链是否延伸得太远。在结盟存在不确定性且国际合作缺乏的环境下,他们也在思考是否应该减少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对于国家安全和公共卫生的担忧为他们奉行保护主义提供了新的理由。
本文权衡了人们应从新冠肺炎疫情中汲取的长期教训。作者着眼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以及为遏制疫情蔓延许多政府随后采取的隔离措施,分析了其对经济和社会、对多边主义的命运以及对人类抗击不平等现象和应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4月16日,安倍将紧急状态扩大到全国范围内。预计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工业和旅游业收入下降以及奥运会推迟举行将损害日本经济。这可能会限制政府实施计划中的改革能力,并阻碍其与欧盟等区域加深经济联系。
疫情期间,医疗供应短缺和医疗用品分配效率低下的风险高企。如果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点都面临着疫情高峰,则可以通过在感染病例数较低的地区最大限度地减少闲置库存和减少对新供应量的获取,来缓解感染病例数较高地区的供应短缺问题。本文讨论了一种潜在的支持机制,来解决这种效率低下的分配问题。
欧盟于3月中旬通过了一项新的欧盟-非洲战略,该战略概述了欧非之间“更牢固和更雄心勃勃”的伙伴关系。如果欧盟希望履行其对非洲的“平等伙伴关系”承诺,它应该带头并敦促国际社会在面临新冠肺炎危机时取消非洲部分双边、多边和私人债务。
欧盟成员国花费了数周时间才实现彼此协调一致地应对新冠肺炎危机。各国最初的反应是缓慢的,有时是矛盾的,经常表现出单一民族国家的单边主义和明显的不和。欧洲正在建立一种前所未有的财政和货币伙伴关系架构。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金融冲击已促使美联储暂时放松针对美国各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这样做背弃了二十国集团在2008-2010年全球经济崩溃后达成的一项为期10年的全球金融改革承诺。这一违约行为以及美国政府近期采取的其他行动,可能标志着特朗普政府广泛背离其在执政前三年普遍遵守国际金融标准的做法。
尽管脆弱国家迫切需要帮助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但2020年4月15日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发布的文件措辞多而内容少。他们强调了应对医疗卫生危机、援助无助国家、促进复苏和金融稳定以及动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和区域开发银行的重要性。唯一的新内容是有条件地支持最贫穷国家暂停偿还债务。
随着新冠肺炎成为全球性大流行病,中国的外交政策和经济计划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的最新数据表明,其经济形势正在改善。中国国家统计局3月份的数据显示制造业PMI为52,而非制造业PMI为52.3。PMI指数超过50一般被认为是积极的。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中国经济将持续适度增长。
24日,以“携手应对公共卫生安全挑战,共同建设健康丝绸之路”为主题的云端专题论坛举行。论坛由“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举办。30多位前政要和智库学者参加论坛,共同呼吁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合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提高疫情防控和病患救治能力,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纵观欧盟医疗产品的全球市场,自给自足是错误的做法。作为最大的医疗产品生产地之一,欧盟应通过医学和医疗设备的广泛研究与生产,避免贸易保护主义并支持全球供应链。全球医疗产品市场在经济上使欧盟受益,并推动了知识共享和专业化,这将有助于遏制未来的流行病。
在疫情时期,像中国这样的传统和非传统贷方都需要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成为负责任的发展伙伴。但是,仅一部分合作伙伴这样做是不够的——各方都需要透明度和协调性。新冠肺炎疫情为传统发展金融机构提供了与中国合作,协调和组织减免债务,并推动中国海外贷款透明度提高的机会。
新冠肺炎疫情是本世纪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事件。随着疫情迅速蔓延至全球,疫情暴露了不同社会和政治制度采取的对策之间的巨大差异。中东和北非地区也不例外,政府采取的措施和公民对危机的反应都表现出很大差异。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罗伯托·阿泽维多预测全球贸易将迎来“难看”的一年。从2008-10年大衰退的经验来看,商品贸易降幅可能高达24%。由于所有国家都依赖于贸易,因此,它们必须合作,以降低贸易壁垒,保持贸易流动,在这场公共卫生危机缓解后促进强劲复苏。
危机过后的世界经济将发生更加重大变化,甚至超过以前,超过大萧条和全球经济衰退所带来的影响。在宏观经济环境下,大多数经济组织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历经史上最大的公共赤字,世界债务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世界各国政府都在实施重大刺激计划以应对健康危机,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但是,当危机得到缓解后,世界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因为疫情后的主要任务是立即重新启动全球经济。为此,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可能是重启经济增长引擎的正确工具。
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之际,石油工业的危机也在持续。虽然新冠肺炎传播规模和造成的悲剧在人们脑海中占据重要位置,但是,石油市场崩溃更为抽象,其长期后果将很严重。在美国,石油工业已经在崩溃,但石油在美国经济中并非像在中东和俄罗斯那样发挥核心作用。特别是在非洲,石油市场崩溃可能会摧毁政府收入。
显示 12808 条中的 6301 到 6320 条结果
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湖南株洲开幕
敦煌文博会展现多彩丝路文化
在世界制造业大会解锁无人科技应用全场景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