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日本市场的数据,研究了外汇干预对金融市场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外汇干预会显著影响汇率,尽管其影响要小于其对新兴市场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可持续长达一年。外汇干预对利率的影响不明显,但是股价随货币贬值而上涨,特别是那些大型(出口)公司的股价。该结果在质量上适用于美国和英国的干预措施。
关于中美贸易战的措辞经常变化,但关税升级对两国都造成有案可查的经济损害。扩大冲突只会增加损害,并波及全球经济。本文利用可计算的全球经济一般均衡模型来分析未来数月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形。
本文回顾了拉丁美洲长期通货膨胀的历史,并描述了这些国家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落实通胀目标的经验和表现。作者指出,通胀目标制是实施货币政策的一种策略,不是减轻通胀的一种政策。若想减轻通胀,必须铲除它的根源。
10月30日,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在外国投资倡议宣布,沙特提出了循环碳经济的概念。文章指出,凭借这一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胆新愿景,沙特有机会改变气候辩论,将现有气候辩论转变为一种明确地包含和鼓励所有可能的气候变化缓解方案的方法。此举符合沙特作为2020年G20轮值主席国的职责,也是国际社会的共识。
在冷战时期,苏联就与非洲国家有着良好关系。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度忽视非洲。但在新的千年,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普京上台与非洲复兴。在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具有全球雄心,它重新频繁与非洲接触只是时间问题。在克里米亚危机后,受美国制裁影响,俄罗斯需要新的市场和业务伙伴。
印度退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被外界视为一场灾难。在全球主要大国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之际,多数分析人士认为,印太地区政治合作和经济一体化的前景十分黯淡。文章认为,印度的退出无疑是一个挫折,但并不是一场灾难。
非洲政策研究所(肯尼亚)高级助理George Nyongesa在题为《摩洛哥旅游业因中摩关系而发展蓬勃》的文章中称,摩洛哥与中国有着六十年友好关系的历史。目前,中国是仅次于法国和西班牙的摩洛哥第三大贸易伙伴,2017年双边贸易总额达到38亿美元。
英国海外发展研究所研究员Linda Calabrese发表题为《使“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发挥作用》的文章称,“一带一路”倡议专注于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发,许多非洲国家希望利用这一机会来填补本国的基础设施缺口。但如何让非洲国家能从“一带一路”倡议中获得更大利益呢?
意大利国际政治研究所发表意大利特伦托大学教授Sofia Graziani题为《中国参与非洲事务的多个层面》的文章称,今天,中国已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者,同时也是非洲的主要捐助国之一。与此同时,非洲对中国寻求全球影响力和软实力增长的重要性日益加强。
日本企业长期以来一直受益于美国的地缘政治优势和与中国的地理优势。但是,随着中美竞争的深化,这种优势越来越变得像是一种诅咒。鉴于日本企业比美国企业容易接触中国,它们发现自身很难放弃中国市场。
经过七年考量,印度最终决定不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并不奇怪。多年来,莫迪政府一直对贸易开放持怀疑态度。很难看出印度将何去何从:莫迪想要壮大印度制造业,但不加入区域贸易协定,印度有可能失去与已加入RCEP各方做生意的机会。
在国际经济关系体系的全球化和区域化时期,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正在讨论世界不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效率。在这方面,中东也不例外。而且,乍一看,中东似乎已经具备了所有这一切的先决条件。
本文分析了在数字化市场环境下运用传统反垄断原则时出现的冲突。反垄断既有政治动机,也有经济基础。政治方法强调民粹主义主题,最终会损害经济发展,而经济方法侧重市场势力的特征和补救措施。市场数字化增大复杂性、加快变革,冲击当前的反垄断工具。
随着世界转向清洁能源,石油需求将出现停滞或下降。和过去一样,石油新时代预示着经济和地缘政治的剧烈变化。沙特阿美即将上市,一旦上市,它将挤走苹果,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上市公司。文章指出,沙特阿美上市背后的战略是——一旦石油行业萎缩,它将成为“坚持到最后的一个人”,这预示着剧变即将来临。
新德里本应以加入RCEP为契机,推进有争议但必要的改革,以提高竞争力。莫迪总理本应利用他连续两次赢得多数选举而聚拢的强大的政治资本来加入RCEP,让人们信服该协定的长期利益。然而,莫迪未能成功做到这点,屈服于各利益集团。这表明,仅靠议会实力不足以推动有争议但必要的改革。
如果加入RCEP,印度的“东进”政策会更具实质性。与政治、战略、安全联系和人文交流相比,“东进”政策的经济支柱依然薄弱。选择退出RCEP意味着印度现在需要加大力度来加强双边连通性、贸易和投资。
人工智能正在从根本上改变金融服务物理学。毫无疑问,它将成为该行业的主导力量,为全新的运营模式打开大门,并带来一系列新的竞争动力。然而,寻求捕捉“人工智能的优势”已使金融机构、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者进入了未知领域,使金融体系面临新的风险,并给人工智能应用带来了不确定性。
欧盟产业战略应以不平等问题为中心。这可以通过挑战错误的假设、批判性地评估过去和未来的政策、设计针对所有欧盟地区并成功将各国带入转型的措施来实现。
11月4日,印度决定推迟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直到“重大悬而未决的问题”被解决。除印度外,其他15个RCEP成员国已结束全部文本谈判及实质上所有市场准入谈判,并准备于2020年签署协议。文章指出,阻止印度加入的关键问题是协定对进口激增的“不足”保护。
西印度洋连接着北美、欧洲和亚洲,具有全球战略重要性。近年来,西印度洋丰富的自然资源让印度等国对该地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印度的大部分政治注意力都集中在东印度洋地区,但是印度现已开始更多地关注印度洋和阿拉伯海交汇的西部地区的海上安全。
显示 12800 条中的 6941 到 696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新华全媒+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开幕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