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到2020年世界经济增速将保持在3.2%的温和水平。因此,作者将今年和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期都较6月份下调了0.1%。在货币政策进一步扩张的支持下,并假设国际经济政策紧张局势不会升级,预计世界经济活动将更加明显地走强,但按照历史标准,增速将保持在3.4%的温和水平。
本文分析了共享更全面的数据是否会改善欧洲国家的信贷市场功能。假设确实存在共享数据机制,那么更加全面的数据收集对信贷市场有影响吗?本文首先分析了欧盟28国信用咨询机构收集更加全面的数据是否会影响信贷市场,其次分析了非传统数据(即与信贷活动不直接相关的数据)的共享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信贷市场的运作。
本文探讨了影响粮食和土地使用系统的一系列与贸易相关的核心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方法,以重新构造全球贸易系统,为所有人提供更可持续和健康的饮食。
即将离任的欧洲央行行长马里奥·德拉吉自上月在委员会上推动储蓄率削减以及承诺重启量化宽松政策后,德国《图片报》为其做了一幅披着披风、戴着假牙的吸血鬼形象图,讽刺其为“德拉吉伯爵”。德国的抱怨是长期存在的。欧洲央行的负利率政策是对储户的剥削。
欧元区经济目前正在温和增长。自2018年初以来,潜在动能已显著放缓,这主要归因于较低的外部推动力以及随后日益减弱的工业活动。尽管如此,先行指标仍显示经济将进一步增长,尽管增长幅度不大,但低利率和适度的财政刺激措施仍持续支持经济。
美国目前正经历史上最长经济扩张期之一。但是,这并未惠及所有家庭,许多家庭难以支付基本突发事件所需费用。同时,经济增长似乎正在放缓,有迹象表明,经济不久可能会衰退。虽然经济衰退难以预测,但政策制定者有责任评估美国是否为下次衰退做好准备,并采取措施保护美国人免受最坏结果的影响。
德国经济正处于衰退的边缘。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可能再次下降。因此,德国将正式陷入技术性衰退。然而,到目前为止,从2018年开始的放缓主要是前一个繁荣时期的正常化。目前,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大致与其长期平均水平一致。只有在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明显下降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明显的衰退。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0月11日报道称,一份美国智库报告认为,特朗普政府应该停止在东南亚“妖魔化”中国的行动,因为迫使该地区国家在北京和华盛顿之间作出选择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后果。
数据显示,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的关税尤其会影响到第三国。因为美国增加的关税主要涉及初级产品,而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产品很少会再次交易。中国对美国产品征收的关税只对美国(3.25亿美元)和欧盟(1.26亿美元)影响最大。其他国家的间接关税效应低于1亿美元。研究还表明,第三国不能独身世外。
德国公众无需过分担心中国投资者对德国公司的收购行为。基于基尔研究所近期发布的一项关于中国对外投资的研究报告,加布里埃尔·费尔伯迈尔认为,德国舆论对于中国投资者买光德国的担忧缺乏依据。
2015年12月,东盟经济共同体(AEC)正式成立。尽管东盟经济共同体取得了一些显著成就,但其经济一体化的愿景尚未完全实现。本文回顾了东盟经济一体化的演变并评估了主要成就,研究了过去十年中出现的经济一体化方面的挑战,并提供了有关如何克服这些挑战的建议。
在越南,只有10%的基础设施由私营部门提供资金,这远低于亚洲许多其他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越南的发展会因此受限吗?答案是不,这是越南的发展机会。如果越南能够创造良好的法律和监管环境,投资者就会被吸引来,其关键是要有公私伙伴关系(PPP)方面的合理法律。
1981年,近15亿亚洲人(即该地区总人口的70%)处于贫困状态。到2016年,这一比例降至10%以下。亚洲成功地让十多亿人摆脱了贫困,可谓是一项经济奇迹。文章指出,这种奇迹主要归功于亚洲的贸易开放性和全球价值链(GVC)的扩张。
印度的农村经济是其经济放缓问题的核心。虽然印度推出了经济刺激计划,但并未对农村部门予以同等的关注。目前,印度农村部门承受的压力很大,上个季度增长率仅为2%。低廉的国际商品价格导致印度只低价出售农产品,进而让农民无法收回农业成本。因此,印度在通过减税促进制造业增长之后,重振农村部门的任务仍然存在。
M-Pesa平台大大减少人们对纸币的需求,但它同时引入并放大了各种安全风险。例如,针对M-Pesa的新型网络犯罪和欺诈已经出现。因此,在M-Pesa现象已融入东非和中非经济的背景下,地区国家应为M-Pesa可能带来的利益和负面影响做好准备,这包括制定数据保护法规、加强数字金融素养教育等。
一些观察家认为,中美竞争给东南亚国家的一些部门带来了意外之财,但人们不应忽视中美争端所产生的不确定性。例如,中美间不断升级的冲突和变幻无常的谈判动态会进一步削弱投资者的信心,进而影响跨国供应链的扩张,甚至导致跨国生产网络的隔离。对于东盟而言,这一结果并不乐观。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能源与气候中心副研究员Sylvie Cornot-Gandolphe发表题为《中国对天然气供应安全的追求:全球影响》的文章称,中国天然气市场发生的重大转变对全球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在贸易、投资和价格方面。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的步伐和规模已经重塑了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
亚洲开发银行东南亚部首席私营部门发展专家Donald Lambert发表题为《建立信誉:国企如何获取基础设施外国融资》的文章称,由于通过政府担保手段来借贷资金,与基础设施相关的国有企业在初期很难以商业条件进行借贷。因此,国企在为基础设施项目吸引外国融资方面面临着独特的挑战。
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印度和南亚组助理研究员Hyoungmin Han发表题为《全球价值链的结构变化:东盟和印度》的文章称,过去几年,技术进步重塑国际贸易。从技术进步到多国政策努力,国际贸易已成为全球化的重要贡献者。
过去10 年,中国一直在夯实经济基础,这促进了全球对基础和工业产品的需求。即使在今天,这仍然对工业经济有着巨大影响。但更有意思的是,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在不断变化。在过去10 年中,中国的消费每年至少以5%的速度增长。波动最大的是资本支出和出口,这也是围绕GDP 增长的担忧所在。
显示 12800 条中的 7061 到 708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新华全媒+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开幕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