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印度到2035年的经济战略》现在已提交澳大利亚政府,指出他的战略所依赖的三大支柱:地缘政治融合、经济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中国的情况不同,扩大与印度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将增强澳大利亚的回旋余地。印度和澳大利亚关系有潜力成为稳定与安全的可靠支柱。Peter Varghese的研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本简报侧重于研究了美国、德国和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针对第四次工业革命而实施的政策,以及其给韩国政府的启示。
近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各国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多边区域性产业合作机制持续深化、高质量产品与服务在各国广泛应用、共建园区提升产业集聚和辐射能力等。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对外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汪礼俊日前表示,可以预见,在未来,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各国在电子信息产业顶层设计、协同创新、市场开拓、服务延伸等领域还有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
亚洲发展中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有望实现增长预期。该地区201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增长6.0%,2019年将增长5.9%。
在国际贸易政策中,没有什么问题比农业更能引起争议。欧盟的整体农业政策,包括国内支持、关税和关税配额,一直是贸易伙伴的心头大患。英国政府曾表示要提升自由化程度。这是英国自脱欧公投以来的首次国际贸易谈判的背景,该谈判将制定未来世贸组织的日程安排,包括计算关税配额。
近期,欧盟和日本签署了一项经济伙伴协议。在贸易壁垒不断增加的气氛中,这为全球贸易体系提供了一些安慰。欧盟和日本的贸易协定本身是一项重要的成就,也及时地证明了通过谈判可以实现的目标。此外,还展示了如何将程序的灵活性与不同自治监管系统达成一致结果相结合。
如果下半年美国的跨国公司在美国境外的投资增加,那么尽管美国相对于世界其他各国税率较低,经济增长率较高,却面临着特朗普政府在对外投资方面的正式及非正式抑制举措——这将引人深思。
由于伊朗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第二大石油生产国,而且每天有数百万桶伊朗石油输入到全球市场,因此,不可能将伊朗的石油收入减少至零。此外,伊朗可能会关闭霍尔木兹海峡,以此对美国作出回应,而这将对全球石油和燃料市场造成严重后果。
太平洋地区的电力供应水平低,特别是在次区域较偏远和欠发达的地区。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包括依赖昂贵的化石燃料发电、基础设施投资不足与可能超出贫困农村家庭承受力的电力服务。
与传统公司相比,外国创业公司有可能向市场增加新的创新产品和服务,从而带来投资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许多国家正在提供财政和非财政激励措施来吸引外国创业公司。本文探讨了其它国家对外国创业公司的激励政策(包括创业签证),以及印度如何从全球最佳实践中学习的问题。
各地区的公共债务水平一直在上升,为了对抗对该地区经济不断恶化的荷兰病,主权国家必须设定时间框架,使其经济多样化,远离商品主导的出口收入。扩大出口篮子将是解决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问题的灵丹妙药。除非采取适当的前瞻性措施,否则撒哈拉以南非洲将继续间歇性地处于外债之下。
需从“一带一路”官方文件中归纳其对中国企业新要求,从要求中制定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规范和准则并设计出指标体系,最后才能判断,什么项目和企业才是“一带一路”的。
由于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第二季度经济数据可能会有一定波动,继而影响到上半年的经济成绩。不过,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有延迟效应,要到年底或更久才能更客观地评估带给中国经济的影响。因此,参考第一季度6.8%的增长数据,第二季度和上半年成绩单维持在6.5%--6.8%的区间,都是合理的。
2018年上半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稳步增长。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1个国家和地区的3,617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572亿美元,同比增长18.7%,投资主要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其中,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55个国家新增投资74亿美元,同比增长12%,占同期总额的12.9%。
总的来说,预计2018年欧元区GDP将增长2.2%,2019年将增长1.6%。加速的工资变动,加上公司更高的定价能力和近期的油价上涨,将导致2019年的消费者价格通胀上升到接近2%。然而,不确定性是巨大的,因为不能排除轻微放缓的可能性,这也将影响通胀动态。
欧盟委员会最近发布两个对数字经济征税的指令。实施这些指令需要各成员国达成共识,而目前看来似乎不太可能。
基于零工的公司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并赋予他们的外部员工尊严和尊重,因为这些员工往往是他们商业模式的核心。
中国与非洲都拥有悠久的文明传统、相似的历史遭遇,使得双方彼此间形成了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中非合作由来已久,也被视为南南合作的典范,2000年成立的中非合作论坛作为一个机制化战略合作平台,促进中非关系获得了全方位的拓展和提升,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又为中非合作注入了新动力。
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等一些思潮正在泛起,开放型世界经济和多边贸易体系受到巨大冲击,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多方面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从世界经济走势看,世界经济进入“平庸增长期”,而“一带一路”将带来新的动力。从国际机制角度看,全球治理存在严重赤字,“一带一路”是中国为改善全球治理提供的可行方案。而从参与主体看,“一带一路”具有开放性,能助推不同国家地区协调发展。
面对中美贸易战,投资者、供应商、出口商和进口商最好制定应对策略,让供应链多样化,重新考虑采购选择,并权衡替补生产方案,以避免关税的影响。
显示 12682 条中的 8661 到 868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