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自身的和整个区域内受危机影响国家的银行部门的直接风险暴露同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银行资本外流有系统性关联。
近期,阿根廷和土耳其都经历了全面的货币危机,货币贬值幅度约25%,对国家经济稳定构成威胁。虽然阿根廷和土耳其或许有其它国家不具备的特殊经济弱点,但它们的经济危机并非仅限于其自身。
根据外国直接投资数据和专家访谈,新加坡企业正在利用不同生产要素禀赋的战略优势,尤其是在仓储和海上设备制造方面。不过,柔佛州与廖内群岛仍关注于附加值较低的生产活动。
特朗普政府看世界的角度与大多数欧洲伙伴不同。美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逆差并没有反映欧洲的贸易实践或法规。更确切地说,它反映了一个事实:由于多个原因(如有利的商业环境、巨大的国内市场和低储蓄率),美国依然是资本进口国。不管政府认为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关税都不会改变这一现状。
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战蠢蠢欲动的时刻,自由贸易的支持者必须振臂疾呼。人们需要开创一个全新的阐释,可以解除对自由贸易的疑虑,可以振聋发聩地讲好自由贸易的故事。
绿色债券是一种新型金融机制,它将资金用于把生态系统当作自然基础设施的项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的新水利基础设施为混合和自然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吸引融资的途径,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水挑战。
中国和美国在海洋资源的未来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两国都严重依赖公海上共享的全球海洋公地,且依赖于对附近水域的使用。为了推进海洋保护工作,中美两国必须认识到彼此的相似之处,学习彼此的经验。两国之间的真正合作是至关重要的,以便减轻世界海洋面临的威胁。
如果全球投资者无法区分导致阿根廷目前陷入困境的政策缺陷和亚洲新兴经济体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就将对金融市场的效率和成熟度产生严重的影响。
从一年前至今,约66.82卢比能够兑换1美元,卢比与美元相比已贬值了4.18%。卢比已从一年前亚洲表现最佳的货币沦为表现最差的货币。无论如何,印度需要实现强劲的制造业增长,才能使政府的“印度制造”取得成功并创造就业机会。因此,卢比的小幅贬值是备受欢迎的。
2018年5月25日,欧盟制定的《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GDPR)正式开始生效。对于已经在欧盟进行战略布局或者拟将业务网络拓展到欧盟的中国企业(尤其是银行、电子商务、互联网、航空、IT企业和软硬件生产商)来讲,必须重视GDPR的合规,否则将会遭受重大的财务和声誉上的损失。
2018年5月25日-26日,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举行,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近3000名政要名流与商界代表云集。当下,逆全球化浪潮席卷各国,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耸增,制造业一度被舆论唱衰。但这次大会看来,已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发展潜力仍很大,成长为“制造强国”的未来必然趋势正在被全球各界人士以“用脚投票”的方式所认定。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征收“罪孽税”(对香烟、酒精、赌博等开征的税收)的提议可能使英国每个家庭的食品账单每年增长近500英镑(约666美元)。这种“罪孽税”提高了消费者的生活成本,而且是经济上的倒退。
安永发布的第十八份《全球资本信心晴雨表》报告显示,大中华区企业对经济和市场持续乐观,随着私募股权基金的积极参与,并购市场依然活跃。这份报告调查了全球43个国家共2,500多名高级行政人员。结果显示大中华区企业出现了强劲的剥离资产需求,以取得所需资金其中用作吸纳人才和获取科技。
政界人士认为,将责任移交给技术专家,管理起来更容易。通过建立和扩大金融周期,中央银行可以稳定商业周期,并降低实际利率,增加公共和私人债务。这可能部分反映了中央银行在建立信誉方面的成功。
欧盟首次在针对投资公司的新监管框架中提出了一个真正的比例制度。这一提议在资本市场联盟(CMU)的背景下想必颇受欢迎,因为它不仅具有协调性,而且体现出针对不同风险特征的投资公司需要差异化的监管制度。
针对欧盟新金融框架的谈判也将影响共同农业政策。辩论中对共同农业政策的批评越发援引其发展政策的作用:欧洲的补助将通过廉价的欧洲出口加剧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粮食不安全问题,并破坏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农村区域的年轻人。但是,这种指责是合理的吗?对未来的共同农业政策有什么意义?
欧洲大学研究所5月21日刊文探讨通往安全港的最后一公里--贸易技术性壁垒的理解难题。文章称,墨西哥和美国之间关于金枪鱼在美国市场商业化的一系列争论已经持续了近30年,而且似乎没有结束的迹象。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这是由于世贸组织的法庭没有明确地解释美国应该做什么。反过来,这是由于他们对贸易技术性壁垒(TBT)协定的理解存在问题。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特聘研究员哈什·V·潘特在《为何中印合作开发伊朗恰巴哈尔港项目是明智之举?》一文中表示,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决定退出伊朗核协议后,伊总统哈桑·鲁哈尼称,德黑兰仍然致力于该协议,并将与该协议的其他签署国--欧洲国家、俄罗斯和中国--进行谈判,尽可能挽救该协议。对于伊朗来说,在未来几个月中如何与这些大国"接触"意义重大。印度在这方面也利益攸关。伊朗试图吸引中国人投资恰巴哈尔港,这引起了印度的警觉。在印度看来,伊朗邀请中国投资是企图淡化自己的影响力。
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塔姆·西韦·延在《马哈蒂尔统治下中国对马来西亚投资的未来》一文中称,前总理马哈蒂尔于5月10日重返马亚西亚总理宝座,由于他曾在竞选活动中表示要加强针对中国投资的审核,许多人认为这会对中国在马来西亚的投资产生负面影响。现在的关键问题是:马哈蒂尔的竞选承诺会在多大程度上兑现?这是否意味着对往届政府承诺的逆转及终止接受来自中国的投资?
"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由中国出资并主要由其在第三国执行的项目。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特聘研究员马诺吉·乔什在《"一带一路"倡议》一文中表示,在中国的这个倡议面前,印度需要收起骄傲。
显示 12797 条中的 9021 到 904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