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正处在历史关节点,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离不开对经济转型升级趋势的判断。新阶段的经济转型,主要目标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增长由高速向高质量的升级。
韩国的经验表明,在金融全球化和创新加速的情况下,新兴经济体须通过下列手段来保障金融稳定:包括加强审慎的金融监管和监督,建立更有效的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框架来应对不稳定的资本流动和资产价格泡沫,同时均衡地支持金融创新和调控。
作为后危机监管日程的最终项目之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IFRS9)将于2018年在欧盟所有金融机构生效。新的核算架构履行2009年二十国集团政府提出的宏伟目标,随着银行实施更多针对信贷损失的实质性规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旨在抑制顺周期贷款,并在信贷周期的早期进行干预。
特朗普总统近日结束了为期12天的亚洲之行。继上任第一周让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并威胁要退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和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此次亚洲之行本是展示美国参与亚洲经济事务的新愿景的一个机会。不幸的是,事实并非如此。贸易之旅没有达到目的。
欧盟称一百多万被驳回的寻求庇护者已经被勒令从欧洲返回来源国,或者即将被遣返。本文严格从经济角度看待发达国家遣返难民的问题:遣返难民符合他们的经济利益吗?在考虑所有的主要经济维度后,包括财政、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影响,对于大多数发达国家而言,答案是否定的。
新加坡绿色金融合作倡议是由新加坡国际事务研究所(SIIA)推动的一项国家级的倡议。本文为新加坡的绿色金融设定了基准线,概述了绿色金融的机会和潜力,并提出了将新加坡定位为本地区绿色金融中心的各种建议。
第四次工业革命指的是人工智能(AI)、机器人技术、区块链和3D打印等一系列颠覆性技术,正在改变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并向领导者和政策制定者施压。东盟需要一种新的政策和管理方法助其驾驭这些无国界的技术。
本文认为:通过纳入投资章节和有关投资者-国家争端制度的条款,以及不限制纳入程度的国内监管章节,或会缩小金融当局采取审慎措施的空间;韩国应审查其自贸协定的金融服务规则,做出一些必要的修改。
潜在金融风险及其化解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管理的重大问题之一,当前中国的潜在金融风险并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市场上此前几年的债务快速积累,同样也在于境外金融风险的积累与传导。作为国际投资净头寸逐年递增的净债权国,我们的跨境金融风险越来越多地主要来自境外资产遇险而不是对外偿付危机。在可预见的未来,存在风险的中国境外资产规模尚不能与国内资产规模相提并论,但这并不等于境外资产风险不足以对国内市场整体稳定性构成威胁。
目前,国内外有关“一带一路”倡议将如何影响世界的讨论较多,而有关“一带一路”倡议将如何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以及其所可能引领的全球化新模式却很少有人关注。有鉴于此,本文集中讨论如下四个问题:第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合作重点和经济学实质;第二,“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第三,“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挑战;第四,“一带一路”倡议所提供的全球化新模式。
供应链是时代进步的产物,近代流通理论提出,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形成两种基本经济形态后,流通过程中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进一步分离,形成各自独立的流通,知识在一个节点上相遇重叠完成商品交易过程,实现价值和使用价值统一。物流也和信息流、商流分离,形成物流规律,形成物流全球供应链体系、社会化物流平台等。供应链金融协会借创新发展的东风,为中国供应链金融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随着美中日三个大国向新角色转变,亚洲贸易地缘政治正在不断变化。美国对多边和区域性承诺持批评态度,无法在双边贸易谈判中取得进展,还想把单边执法行动作为贸易政策的主要推动力。中国正利用基础设施融资把该地区编织在一起,正在竞争多边主义的捍卫者称号。
日益艰难的英国退欧谈判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岔路口。对于英国而言,最可能的路线是屈服于欧盟27国的要求,从而导致硬退欧延迟。英国退欧最终被逆转的可能性也从之前很低的概率不断上升。到12月中旬,英国与欧盟之间达不成协议的风险很大。
本文旨在为韩国在东北地区寻找一种新的经济合作策略。中国东北地区不仅仍是一个具有新引力的机遇之地,也是实现韩国政府新朝鲜政策(即“朝鲜半岛新经济地图”)的重要合作基地。
传统的贸易统计基于向海关申报的跨境货物价值。与知识产权有关的附加价值并不包含在实物当中,不被记录为任何国家的进出口商品。因此,目前的贸易统计大大低估了美国的出口,夸大了贸易逆差。
缔结自贸协定的热情如今更多来自欧盟方面。在欧盟-印度峰会期间,欧洲委员会主席容克表示“印度与欧盟是时候缔结自贸协定了”。欧盟经济缓慢恢复,与印度持续了十年之久的自贸谈判的时机已经成熟。
“一带一路”推进了中德金融领域合作。德国积极加入亚投行,并提供45亿美元资金,是排在中国、印度、俄罗斯之后的全球第四大股东。今年5月,德国最大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达成合作协议,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融资,首批将包括首期五年、最多达30亿美元的融资项目。6月初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期间,双方签署了《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与德国中央合作银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德金融合作有利于为欧盟对接“一带一路”奠定基础。
当前,中非经济合作模式正由贸易和承包工程逐渐扩展到产能、投资、技术、金融、服务等合作领域,工业化合作成为趋势性和战略性的重点领域。作为中非工业化合作的现实载体和系统集成,产业园的合作模式代表着发展新趋势。
以前,欧洲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宽松的货币政策,靠其带动发展;如今,消费也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增长点。陈治衡表示,欧洲正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转变的时期,并且经济的增长有希望获得延续。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大环境下,欧盟的经济的确在缓慢增长,多项指标也有所向好,但欧盟的经济未来走势仍存在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
从输出商品到输出资本,再到输出思想性公共产品,这是中国成长为全球大国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引领全球经济治理的三个重要阶段。11月初,主题为“打造全新动力,开创共享未来”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随即在越南岘港拉开帷幕。在会议期间,“共享”成为APEC平台上中国声音的关键词之一。
显示 12770 条中的 9761 到 9780 条结果
内蒙古二连浩特:中蒙口岸交流繁忙
第五届中蒙博览会人气旺
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开幕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