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德、美欧关系走向可谓冰火两重天:中德不断相向而行,双边合作持续发展;美欧关系急转直下,互信严重受损。这种局面为即将召开的G20峰会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美欧分歧使G20面临机制被弱化、共识难达成的风险。而中德务实合作则有希望成为助推全球经济治理的有生力量。
一通则五通、五通则相连。赵晋平说,“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区域稳定和繁荣。接下来,河南可以通过物流体系建设来提升经贸合作水平、扩大产能与投资合作、拓展金融合作空间、深化人文社会及其它领域交流合作,进而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今年7月标志着亚洲金融危机发生20年。20年来,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年均增长率达6.8%,高于世界其它地区。但亚洲不能自满,这里仍有3.3亿人生活在绝对贫困中,许多国家的不平等情况也在加剧。亚洲国家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使经济更有弹性,并确保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
中国正推进以基础设施为引导的“一带一路”倡议,作为现代丝绸之路的贸易路线,这一上升的发展前景鼓励各国政府对发展进行更大的设想。亚洲不断提高的中等收入地位正极大地增加为发展项目提供资金的金融供应和需求,这将帮助亚洲国家加大扶贫力度,推进造福所有人的可持续经济发展。
出于经济原因,尤其是基础设施发展和生产力合作要素,柬埔寨热烈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同柬埔寨的国家发展战略互为补充,倡议可通过使增长来源多元化和扩大经济视野加强柬埔寨的经济竞争力。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来以后,河南更是把自己的发展主动与之对接。这些主动发展包括:构建空中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网上丝绸之路等。在内陆省份中,河南在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中,表现很主动,做得比较好。河南的自贸试验区、航空港、郑欧班列等,都在很务实地推动这项工作。
“一带一路”倡议也为四川迎来扩大开放、加速发展的难得契机。我们将结合省委、省政府对四川省“一带一路”建设的安排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精神,坚定不移实施四川省“三大发展战略”,坚持对内靠改革、对外靠开放,用更大力度推进四川开放发展。
南非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金融服务机构——南非标准银行(Standard Bank)近年来面临来自新兴互联网金融公司的严峻挑战。在为客户提供创新产品和具有吸引力的体验的同时,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运营成本也远远低于传统银行。“我们相信,传统银行不是投资开发的技术有问题,而是流程没有到位,未能从新技术中获得充分的效益。”标准银行首席技术官兼集团技术部门负责人Mike Murphy 回忆说。
有中国背景的私募基金和企业已经将欧洲,特别是德国视为他们跨国并购的首要目标。在经历了八十年代缓慢的起步阶段之后,中国投资者自2000年之后加快了收购步伐,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的经验。在领先的战略、财务和法务顾问公司的协助下,中国企业已将目标设定为更大的收购对象。
中德同为世界经济大国,意见分歧并不可怕,封闭不是出路,推动全球化才是两国对全球治理的共同答案。“开放型的世界经济”和“联动型的世界经济”,让中德两国在全球化上有更多的共识。唯有推动全球化,让全球化运行在更高的平台,“中国药方”和“德国药剂”才能让世界经济复苏更加有力、更加稳健。
G20最重要的任务是忠于其核心使命,保持全球金融稳定,并管理世界的结构改革。全球经济尚未脱险,现在不是G20扩大成员国规模的时机。G20应把范围缩小到与全球金融和贸易体系相关的领域,并仅关注政治方面有破坏性全球趋势的问题。
缩紧货币政策向来是央行工作中难以进行的一项。近期,英格兰银行行长和欧洲中央银行行长暗示要适度缩紧货币政策,引起了市场上资本小规模逃离的恐慌,这两个机构被要求平息市场的困惑。
作为亚洲和欧洲最具实力的经济体,中德携手并进将带动整个亚欧大陆的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在逆全球化盛行、欧洲区域一体化严重受挫的当下,中德务实合作将切实为如何促进国际合作、如何应对全球经济治理挑战提供卓有成效的参考。
过去中德主要是垂直合作,而现在中国日渐向制造业强国迈进,因此造成的同质化趋向可能会导致两方竞争。然而,当前,中德经贸合作正在迎来重要机遇期,中德两国将进一步加强贸易合作,积极推进“中国制造2025”同德国“工业4.0”对接。中德经贸合作的稳步前进,必将有力推动世界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汉堡G20峰会的前景、进程与成果落实很不明朗,将面临以下可能性:峰会议题成果“被平庸”;多边协调治理“被稀释”;次级对话与全球机制“被交叉”;意外事件可能“被焦点”;美国或遭孤立“被拉黑”。目前看来,汉堡G20峰会的成果肯定难以与2016年杭州峰会的媲美,但是对于中国而言,G20仍是中国推广全球治理中国版的发展经验、创新全球公共品、改善治理赤字的绝佳平台。
接受赤道原则意味着自觉接受来自银行外部的社会监督,也意味着有些涉及民生的项目可能会因其环境、社会因素的评估未达到赤道原则的要求而难以获得资金支持。考虑到目前中国银行业对赤道原则的接纳程度,绿色金融或许恰好能够弥补这一遗憾。
美联储5日下午公布了六月政策会议纪要。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纪要反映出的经济前景与多位美联储官员近期公开发表的言论一致:劳动力市场改善;从长远来看,相信当前货币政策路线会实现2%的通胀目标;预计经济增速会从令人失望的第一季度数据继续上升。
6月中旬,香港正式成为亚投行新成员。专家认为,香港从此开启了全面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新征程,此举有利于提振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并为香港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历史机遇。
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已逾30年,改革的成功使中国从一个低收入国家转型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但自2011年开始,中国的经济增速出现放缓,增长面临挑战,甚至有观点认为中国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专家认为,中国绝对有潜力进一步追赶高收入国家并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但前提是积极地实行结构性改革。而美国也应对中国的经济转型给予支持。
俄罗斯在很多国际问题上都与中国持共同立场,并愿意与中国这一最大邻国开展积极的建设性合作。在欧亚经济联盟建设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对接过程中,物流方面的基础设施改善是迫切的。要建设现代化的通关口岸,加强两国海关合作,进一步提高货物通行能力并降低成本。作为对接合作的重要项目之一,莫斯科—喀山的高铁项目不仅将在俄罗斯境内铺设高铁,也是推进构建欧亚高速运输走廊的重要一步。
显示 12747 条中的 10361 到 10380 条结果
孟加拉国:传统手工木船市场
山东港口青岛港外贸航线数量持续增加
上合学子 天津访学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