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凝聚世界共识、为世界经济“把脉开方”的G20杭州峰会,首次将绿色金融列入议题,引发国际舆论关注。中国联合英国主持的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向峰会提交的《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就全球发展绿色金融提出了一揽子可供G20和各国政府考虑的可选措施。G20杭州峰会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绿色催化剂。
中国的高速发展就像给全世界提供了「超市」一样的便利服务。美国、欧洲以及新兴国家经济体在享受中国快速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对自身的改造、为这个转变进行必要的改革。可惜的是,世界主要经济体没有及时抓住这个机会,在世界经济发生巨变的前夕和进程中及时调整各自的「结构」,解决面临的新的挑战。
21世纪前十年,受中国对大宗商品强劲需求的影响,巴西经济高速发展。在这十年中,巴西中产阶级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30%升至50%。政治领导人的支持率飙升。2013年,趋势发生逆转,巴西经济增速放缓,政治阶层深陷腐败丑闻。然而作者认为,巴西经济仍有反弹可能。
新闻标题中的通胀率自1月来已下降,而核心PCE物价指数基本原地不动(其实略微走低)。若要证明通胀已“逐步上升”,必须要看多年的通胀走势,而非季度性数据。当前通胀率高于2015年,但2016年以来,我们并未看到通胀率明显向2%的目标靠拢。因此,美联储官员要把当前通胀数据当作加息理由越来越困难。
虽然在前总统罗塞夫被正式罢免后,市场沐浴在弹劾后的光芒中,但对特梅尔政府而言,前景变得更加凄凉。8月31日正式上任的特梅尔需要扭转占GDP10%的财政赤字(比2009-2013年的均值高四倍)、约70%的债务/GDP比率,以及2015-2016年人均GDP减少超过6%的趋势。深度衰退已让近1200万人失业。
尽管美国人正在密切关注11月份的大选,但大西洋另一侧的进展表明,欧元区可能在明年的某个时候遭遇一场重大的政治经济危机。本文作者审视了欧洲的经济和政治局面后表示,不能无视这样一种可能性:美国新总统明年1月份就职后不久将面临一场全面的欧元区危机;这样一场全面的欧元区危机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金融危机过去8年,世界经济仍然复苏艰难。应对当前世界经济的挑战,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需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既要运用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政策工具做好短期风险防范,也要通过结构性改革来挖掘中长期增长潜力;既要保持总需求力度,也要改善供给质量。
应东盟轮值主席国老挝总理通伦邀请,9月6日-9日,李克强总理出访老挝万象。其间,他出席的其中一项重要会议就是第十九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此次峰会或将成为双方关系发展的新的里程牌。以此为起点,中国-东盟合作或将从“成长期”向“成熟期”迈进。
如欧盟同意授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针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税将降低,并对欧盟劳动力市场产生消极影响。而不予承认则会导致欧盟同中国的政治经济关系恶化。波兰应支持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也应努力加强保护欧盟市场的措施,以便同欧委会2016年7月的提案保持一致。
保护主义的定义是为保护国内公司免受外国竞争影响而采取的措施。对苹果公司征税并不符合该定义。不实现对跨国公司在监督、管理和征税体系方面的一体化而推动国际贸易,这只能是幻想。如果各国政府(或欧盟)希望继续管控自己的市场,并通过税收提供公共服务,而不建立跨国架构,矛盾永远会出现。
对于发达经济体和亚洲新兴经济体在评估影响低收入家庭和小企业获得金融服务能力的因素时积累的经验,本文进行了研究。这些因素包括金融素养、金融教育项目和金融管理框架。本文还指出了能够提升他们获取金融服务能力并维持金融稳定的政策。本文旨在为其他新兴经济提供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和重要教训。
9月5日下午,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闭幕。在会后发布的峰会公报中,加快国际金融架构改革也是其中重要的成果和共识。此前,中国在成为杭州G20主席国后便立刻重启了国际金融架构小组(IFA),并通过召开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加紧跟各成员国磋商如何进一步推进了国际金融架构的改革。
G20杭州峰会即将举办,峰会设置了包括创新增长方式、更高效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包容和联动式发展四大议题。鉴于今年G20贸易部长会议上获得多项成果,相信G20峰会将开启国际贸易和投资增长的重要引擎,提升全球价值链。
通过邀请泰国、塞内加尔、代表50多个非G20国家的组织“全球治理集团”代表新加坡、代表非洲国家的非盟主席国乍得、代表10个东盟国家的主席国老挝,以及代表中亚国家的哈萨克斯坦和代表北非、中东发展中国家的埃及,杭州峰会让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更容易在一个大平台上平等协作,共商全球治理大事。
“金九银十”在上一周期的楼市繁荣期,各线际城市是共享房价高企的市场蛋糕。但是在去库存的市场环境下,中国楼市则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现象。一线楼市一直热得发烫,不得不启动第一波的楼市调控。而在这种热传导下,周边卫星城市开始热起来,随后就是实施新一轮楼市调控的二线热点城市。
近期在杰克逊霍尔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表示,上调利率的可能性得到强化。她认为,良性就业增长将继续。作者认为,美联储主席的经济观点再次过于乐观。更广泛的说,联邦官员一直在过度预测复苏状态下的经济增长。联邦官员该认识到其经济模式的错误。如果说这种经济模式曾经是正确的,那它现在已经瓦解。
在近期于杰克逊霍尔举行的美联储年会上出现的最有力辩论似乎是支持维持庞大的资产负债表规模,而并非像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目前计划的那样,让其回到危机前的水平。作者在最后说,对于计划让资产负债表规模回到2008年以前水平及相关操作框架,FOMC需要三思。
除了应对严峻的安全问题外,沙赫德政府的另一项主要任务是拯救突尼斯下滑的经济。在8月26日的讲话中,沙赫德强调了该国令人担忧的经济形势,并且提出可能会在2017年实施参与性的紧缩措施。尽管有许多成功的迹象,突尼斯仍面临紧张的安全环境与脆弱的政治秩序――这为增长构成挑战。
当前,意大利几乎表现出将在未来一两年内发生经济和政治危机的所有特征。多种因素表明全球经济决策者不应对意大利可能对全球经济构成的风险持乐观态度。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意大利巨大的主权债券市场及庞大的银行系统使得欧洲伙伴难以对其进行救助。
各央行在大衰退期间扮演的角色以及之后黯淡的复苏进程重新燃起人们对货币规则的兴趣。这引出许多重要问题。美联储和其他央行若坚持货币政策规则,是否有可能表现得更好一些?这些规则是否可以帮助避免此次危机?它们能否防范今后的危机?若是如此,哪些规则效果最好?货币政策规则能否在近零或负利率环境中奏效?
显示 12544 条中的 12061 到 12080 条结果
阿根廷举行兰花博览会
波兰瓦津基公园展出树枝雕塑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