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确定了私营部门推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机会,并提出相应建议。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的背景下,东盟致力于通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将继续为促进本地区经济繁荣稳定、实现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报告称,人民币被视为RCEP的“新选择”,可能未来10年“能与英镑和日元匹敌”。
中国德国商会6月8日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此次调查于5月中旬展开,有288家在华德企参与。结果显示,接受中国德国商会调查的公司中,有半数以上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增加在中国的投资,以期在这个重要市场保持竞争力。
泛大西洋投资集团称,尽管北京与华盛顿的冲突促使其他西方集团打退堂鼓,但中国始终是其头号投资目的地。
欧盟8日宣布了一项前所未有的“欧洲共同利益重要计划”,该计划针对半导体,将成为加强欧盟主权的“武器”之一。这项计划总投资超过210亿欧元,其中81亿欧元来自公共资金,其余部分来自私人投资。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有潜力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开辟新的发展道路,刺激投资,创造就业,促进埃塞俄比亚经济转型。
对拉丁美洲主要国家的价值链分析发现,这些国家可能已经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认为数字经济是由美国公司创造并为美国公司服务并不奇怪。根据最常见的说法,数字经济的列车很久以前就离开了,只留下了欧洲。这种悲观的叙述确实对政策产生了影响。
对许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而言,高额债务负担使得实现气候和发展目标遥不可及。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5日发布的航空业前景展望显示,2023年全球预计有43亿人次出行,恢复至新冠疫情前(2019年)的96%,其中来自亚洲的需求将大幅回升。但因人手不足等原因承压的航空公司的利润水平还远不及疫情之前。
数月来的经济恶化使美国家庭降低了收入预期,并正在削减耐用品上的可支配开支。“一元店”和连锁超市见证了顾客购物方式的变化。
中国始终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也是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计算和新材料等关键技术,中国将继续推进在金融科技、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智能制造和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的技术创新。
世界上最大的快餐连锁品牌之一赛百味宣布与一家上海开发公司达成一项庞大的协议,未来20年将在中国内地开设近4000家新餐厅。
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推动下,新一波数字化浪潮正再次改变支付系统。它让近乎即时的远程支付成为可能,极大地减少货币流动中的摩擦。这既促进远距离贸易,又留下清晰的可审计痕迹。
2023年初,世界努力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复苏。围绕科技优势和创新的竞争是全球战略竞争的核心,预计在未来几年将会加剧。
德国经济陷入低迷状态。该国曾经让整个欧洲仰望的稳定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衰退低迷期。
单一市场将在欧洲未来的全球长期竞争力方面扮演什么角色?
世界银行认为,由于美国消费者支出的韧性以及中国年初以快于预期的速度重新开放,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好于此前的预期。然而,许多发达经济体的通胀率居高不下,这促使美国和其它富裕国家的决策者继续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胀。世界银行说,加息对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尤其大。
中国正在中东进行大量投资,在2005至2022年间展开了266个“一带一路”项目。这些项目大多正在进行或者已经完成。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积极信号,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越来越受欢迎。
显示 12828 条中的 1801 到 1820 条结果
今年前8个月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货物超20万标箱
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
潮涌新疆70年 丝路新程:立体通道联通亚欧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