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媒体报道,位于香港尖沙咀海港城海运大厦新扩建大楼顶层的全新观景台 ──“海运观点”,已正式免费开放给公众参观。
在题为《深入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报告中,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塔勒布·里法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旅游消费第一大国,中国出境游无论在出境人数还是消费金额方面都增长迅速、规模可观。
近日,拉脱维亚代表团来到携程上海总部交流。双方就“一带一路”旅游热点和创新展开探讨,共同关注中国游客在拉脱维亚的旅行需求。
记者23日从澳门特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获悉,澳门9月入境旅客比去年同期增加2.4%。今年前三个季度入境旅客共2384万人次,同比增加4.2%。
春观花,夏享凉,秋看色,冬赏雪。秉承天赐优势,黑龙江在青山绿水间孕育发展,在冰天雪地中锻造真金白银。五年来,全省旅游产业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成为拉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和展示对外形象的重要窗口。
一年一度的“双11”即将到来,随着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旅游需求日益增加,“剁脚党”正悄然兴起,纷纷“囤”起了旅游产品。
10月21日,由中国旅游研究院、河南省旅游局、开封市人民政府、河南大学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旅行服务产业发展峰会暨“一带一路”城市旅游联盟年会在开封举行。
21日于河南开封举行的2017中国旅行服务产业发展峰会上,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2017中国旅行服务业发展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旅游服务行业整体扭转了上年的下降趋势,营业收入、接待人数等指标稳步回升,其中家庭旅游成为旅游消费市场主力。
塞尔维亚政府19日发布新闻公报,决定设立国家旅游发展委员会,以促进塞旅游经济发展。
随着全域旅游等措施推进,海南旅游业快速发展,今年前3季度总收入达541.18亿元。
粤港澳大湾区令人瞩目的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已于2017年7月7日全线贯通,预计将在今年底或明年全面建成通车。
2017年10月16-17日,伴随着第六届世界旅游经济论坛在澳门如期举行,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澳门,再次赢得海内外旅游界及旅游者瞩目。
今年十一长假,国庆、中秋假日叠加,构成长达八天的“超级假期”。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综合测算,本次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0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836亿元。从2013年十一长假的4.28亿人次,到如今的7.05亿人次,短短几年便增长近70%。旅游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已非奢望。只要符合一定条件,不少家庭可以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黄金周呈现的新变化让人欣喜不已,旅游正成为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大众化旅游时代已不期而至。
“全球旅游竞争力排行榜”17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发布仪式。其中,香港成为2017“一带一路”最具国际旅游吸引力的城市,北京和曼谷分列该排行榜第二、三位。
“吉港旅游交流周”19日在香港拉开序幕。在当日举行的“吉港两地旅游推介交流会”上,吉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推出“冰雪令”,针对港澳台游客及旅游机构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
10月11日—13日,由国家旅游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桂林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7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在广西桂林市隆重召开,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出席并讲话。
马耳他旅游局首席执行官保罗·布杰贾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更多中国游客到马耳他观光度假、体验当地生活。
摩洛哥旅游部门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中国赴摩游客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315%,稳居摩洛哥游客增幅榜首。
克罗地亚位于亚得里亚海东岸、欧洲中南部及巴尔干半岛西北部,与匈牙利、塞尔维亚、波黑和斯洛文尼亚等国接壤,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气候温和、交通便利,是地中海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泰国旅游和体育部17日公布,泰国今年前9个月共接待外国游客261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5.4%,接待外国游客数实现自今年3月以来连续7个月增长,其中中国游客贡献最大。
显示 4808 条中的 4521 到 454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