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中乌建交30周年。范先荣认为,近年来,中乌双方以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为契机,全面提升贸易、基础设施、投资、物流等领域合作水平。尽管新冠疫情仍在持续,但中乌贸易额逆势增长,合作规模取得突破。
记者13日从辽宁省商务厅召开的商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2022年,辽宁将加快畅通海陆大通道,在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中取得新成效。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秘书处联合非洲进出口银行等机构13日在加纳首都阿克拉正式发布泛非支付结算系统。
中国外贸再次迈上了新台阶。海关总署14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以美元计价,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辽宁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宋彦麟13日在辽宁省商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2021年,辽宁对外贸易实现全国份额不减,预计货物进出口突破75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5%,规模占全国份额超过2%。
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政府13日消息指,自1月14日零时起,满洲里口岸有序恢复进出口业务。
厦门海关13日审核通过一份签往柬埔寨、价值59.2万元(人民币,下同)的纺织原材料RCEP原产地证书,标志着厦门海关为厦门市企业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涉及货值突破1亿元。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记者13日从太原海关获悉,该关紧抓RCEP实施机遇,出台10项措施,服务山西省进出口企业应用RCEP规则,实现外贸高质量发展。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中国外贸新业态蓬勃发展,持续创新。中国跨境电商5年增长近10倍,2021年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记者13日获悉,浙江省商务厅等16部门已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其中提出,浙江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培育形成100家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产业基地、1000家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新增1万亿销售规模。
据上海洋山海关1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2021年,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超2280万标箱,刷新历史纪录。其中,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继续成为最大增长点,全年集装箱吞吐超570万标箱,同比增长35.7%。
正值RCEP生效之际,首届中国—东盟网红大会暨“福建品牌海丝行”活动13日在福州举行,助推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发展。
在中欧双方共同努力下,2021年中欧经贸合作逆势强劲增长,全年贸易额有望增长30%,突破8000亿美元。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中欧班列持续跑出“加速度”,欧盟在华企业利润和营业额再创新高……中欧互为发展机遇,双方深化合作将进一步推动全球经济复苏。
1月10日,位于阿联酋迪拜的世博园区热闹非凡,2020年迪拜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活动在这里举行,“中国红”成为当天园区内最闪亮的元素。
中国驻叙利亚大使冯飚与叙利亚计划与国际合作署署长法迪·哈利勒分别代表两国政府,1月12日在大马士革签署 “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
1月12日,中国贸促会在北京举办贸法通平台总结暨推进大会。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卢鹏起,发展改革委区域开放司副司长张明,外交部安全司参赞林亚多,中国经济信息社副总裁、党委常委、董事李月出席大会并致辞。
中国中部省份江西今年将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进与RCEP市场在经贸、产业、市场、规则等方面的对接合作。这是记者13日从江西省商务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山东省商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1月13日在济南召开。记者现场获悉,2021年前11个月,山东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分别高于全国12.6个、15.1个、9.2个百分点,这3项指标增速均高于苏浙粤。实际使用外资增速高于全国7.3个百分点,高于广东、浙江10.3个、13.2个百分点。
建设非洲在华非资源性产品集散、交易、加工中心,建立非洲货物进口绿色通关机制,支持建设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11日经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12日正式对外公布,进一步明确湖南自贸试验区重点打造中非交流合作平台的定位。
记者从辽宁省商务厅13日举行的2022年全省商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2022年,辽宁省商务厅将统筹疫情防控和商务工作,力争实现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货物进出口增长6%左右、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增长10%左右的全年目标。
显示 21531 条中的 6301 到 632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