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秘书长林玉辉日前在接受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将为区域贸易和投资增长创造机会,推动受疫情冲击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复苏。
近日,中国驻东盟大使邓锡军接受采访,针对将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可能产生的影响、即将发挥的作用等问题作出解答,称RCEP的生效标志着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重大胜利。
“5、4、3、2、1”倒数结束,卢旺达驻华大使代言的数千斤咖啡、斯里兰卡驻华大使推销的锡兰红茶一上架就卖光……多位驻华大使直播带货的火爆场面屡屡出现在直播间。在“秒空”背后,世界看到中国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发展,更看到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国家外汇管理局2021年12月31日公布2021年三季度及前三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正式数。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其中,经常账户顺差1963亿美元,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5%,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
据统计,2021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00万标准箱,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国际中转箱吞吐量均实现同比增长。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展望2022年,市场对油价看涨的情绪依然强烈,但同时伴随着高度不确定性。
1月3日,连接中国昆明和老挝首都万象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满月”。一个月来,中老铁路客运服务极大方便了当地人员交通出行,货运则为促进双边经贸往来提供便利。客货两旺,中老铁路客货运输红利初显。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月3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一个月,累计发送旅客67万人次,发送货物17万吨,呈现客货运输两旺态势,交出“满月”亮眼成绩单,有力激活了沿线旅游经济,加速形成中国与东盟间物流新通道,为改善两国民众出行条件、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循环、促进中老经济走廊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1年12月31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结束。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为2021年1月1日到12月31日,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45亿吨二氧化碳,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近日,俄罗斯空桥货运航空公司一架全货机满载着服装等民生物资,作为重要时刻的见证者和创造者,飞离郑州机场前往莫斯科。这一刻,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首次突破70万吨。
巴西经济部3日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2021年巴西贸易顺差达到610.1亿美元,是自1989年开始此项统计以来的最高记录。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自今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1日零时,深圳皇岗口岸迎来RCEP协定生效后全国首票进口货物,5.6吨原产自日本的反射膜经深圳海关关员查验放行后,将用于生产手机、数码相机等背光源产品。
中国驻东盟大使邓锡军日前就《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相关问题接受媒体采访。
新年伊始,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至北部湾铁海联运班列、陆海新通道重庆至越南跨境铁路班列首趟开行,满载着化工品、摩配、汽配、全地形车、铝制品等货物共378个标箱的班列分别从团结村、长寿、果园、涪陵、小南垭五站发出,所载货品将出口至韩国、新加坡、越南、泰国、印尼等RCEP成员国国家。
2021年12月30日上午,在接到徐州市副市长吴卫东发出的开行指令后,伴随着汽笛长鸣,第1000列徐州中欧班列从淮海国际陆港顺利开出。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柬埔寨王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将正式生效。该自贸协定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商签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也是第一个将“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独立设章的自贸协定。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率先在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及6个东盟国家落地实施。这意味着,RCEP作为当前涉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超级自贸区”正式启航。
12月29日上午,一个挂有“太仓港2021年第7022129标箱”横幅的集装箱被缓缓吊起,稳稳地装上“江远幸福号”集装箱船。同时,一列列车从浮桥装卸作业场出发,沿着太仓港疏港铁路专用线发往河南郑州圃田站。
12月29日10时35分,随着一声汽笛长鸣,“青城号”呼和浩特—莫斯科中欧班列从中铁呼和浩特局沙良物流园缓缓驶出,这是首趟从呼和浩特发往莫斯科的中欧班列。
显示 21520 条中的 6421 到 644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