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大查验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中欧班列的品牌形象。从长远看,中俄应加大沟通力度,协商有效措施,尽快恢复中欧班列的畅通运行。与此同时,中方企业也应吸取教训,加强风险管理,确保合规经营。
欧洲天然气市场变化将影响全球格局,加剧竞争,或对中国 LNG 供应等方面造成影响,我国需坚持国内开发与海外市场并重。
近期,中欧班列货物在俄罗斯遭扣押和积压引发关注。调查发现,俄方此次大查验源于俄方加强对所谓军民两用商品过境的限制。此举令不少中国企业和货运代理商遭受巨额损失,且对中欧供应链造成干扰,业内人士担心长此以往中欧班列运输将受到严重影响。
与传统关税壁垒不同,非关税贸易措施有隐蔽性、歧视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等特点,透明度较低,容易被用作贸易保护的隐蔽手段,比关税壁垒这类显性阻击手段更难被及时发现、识别和规范。我国企业需高度重视海外不断“冒出”的隐性政策壁垒,加强研究应对。
俄政府对西方企业回归持开放态度,但明确表示将优先保障本国企业的利益。对于一些在过去3年成功进入俄市场的中国企业而言,西方企业回归可能将带来一定冲击。在西方企业尚未正式回归的窗口期,中企应提高危机意识,调整长期策略,以应对未来可能的市场变化。
中国电竞产业加速走向东南亚地区,带动当地各国电子竞技热度不断攀升。业内人士表示,2024年东南亚地区电竞产业市场规模为300多亿元,预计2025年会朝着500亿元迈进。
中国与斯里兰卡的经济合作经过数十年的稳步发展,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双边贸易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已成为斯里兰卡的重要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来源国之一,双方在多个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
业界普遍认为,在国际贸易风险加大、德国经济负增长的背景下,新政府或选择趋于有利于德国经济走势的态度。与此同时,欧盟整体的对华政策也正在经历重大调整。德国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其在经济务实与战略自主之间的权衡,不仅将影响中德关系,也可能成为欧盟对华政策走向的关键变量。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走进国际市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数字文化企业在海外市场开疆拓土,但同时出海企业面临着本土化程度不够、海外竞争对手频加版权打压等困难。
2月24日,英国与印度重启双边贸易与投资协议谈判。分析认为,英印谈判面临着移民政策、产业保护、碳税争议等问题,自 2022 年开启谈判以来进展缓慢,前景有待观察。
近期,普京在稀土金属会议上释放出愿与美国开展合作的信号,引发全球战略资源市场高度关注。分析认为,这不仅是俄罗斯试图打破当前供应链格局的重要举措,更是在大国博弈背景下的一次策略试探。
近年来中国在商业与贸易增强、国际影响力提升、教育与科技进步等软实力方面取得明显进步,与美国差距进一步缩小。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软实力上的影响,未来中国需在技术驱动、文化输出等方面发力。
DeepSeek的V3和R1模型,不仅以低成本、高性能的优势迅速成为业内焦点,更是以开源精神挑战愈发封闭、商业化的AI大模型社区。
近日,第61届法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在法国巴黎凡尔赛门展览中心举行。今年是中国馆第二次亮相法国农博会,中国农业科技企业进一步展示出“走出去”的信心和实力,在技术创新、绿色天然、市场洞察、标准执行等方面反映出行业对标国际、超越海外同行的新趋势。
英国咨询公司“品牌金融”日前发布的《2025年全球软实力指数》报告显示,中国软实力排名超过英国上升至第二,多项软实力关键指标的得分排名大幅上升。
美国总统特朗普2月21日签署《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备忘录》,旨在促进外国对美投资,让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投资目的地。然而,备忘录却以保护美国国家安全为由,大大限制来自中国和其他所谓“外国对手”的投资。业内专家指出,相关举措或将遏制中美两国双向投资和科技交流。
英国政府致力于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绿色经济发展进程。研究表明,英国在净零经济和能源脱碳领域取得明显进展,但在交通、建筑和农业等关键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的深圳国际仲裁院,发挥“一国两制三法域”优势,与香港、澳门联动,持续推动国际化发展,构建中企出海的“法律护航编队”。
作为外向型经济大省,浙江在涉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方面形成了独特且有效的经验,通过构建高效的国际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机制、强化海外纠纷应对指导,浙江不仅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长安东・阿里哈诺夫近期宣布,发现3个中国品牌的卡车存在严重缺陷,俄罗斯需要对这些车辆进行更严格的认证检查。有专家分析称,该趋势或从卡车领域向乘用车市场蔓延,为中国车企在俄罗斯市场的发展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应引起高度重视。
显示 2548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