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茨召开的塞执政党前进党党代会上,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辞去党魁一职。在武契奇辞职前后,贝尔格莱德以及南部自治省科索沃接连发生多起突发事件。分析认为,武契奇虽辞去前进党党魁一职,但新的总统任期刚刚开始。近期抗议示威和科索沃局势不会对塞尔维亚的内政外交产生很大影响。
专家表示,启动中俄亿亩规模、百年农业战略合作,联合启动开发俄罗斯的闲置耕地资源,具有增加1000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再造一个“域外北大仓”的巨大潜力,是我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藏粮于外”的战略抉择。
埃尔多安在5月28日的土耳其总统选举中再度胜出。埃尔多安对华合作态度积极,未来中土两国将不断深化“一带一路”倡议同“中间走廊”计划对接。值得提示的是,当前土耳其经济问题较为突出,中国企业对土开展投资合作应充分关注其国情特点。
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期间,宇通集团与哈萨克斯坦卡斯杰赫纳公司签订了“关于共同成立哈萨克斯坦-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和工程人员培训中心”的协议,成为中国汽车工业深耕以哈萨克斯坦为代表的中亚地区的典型案例。
从最初的粮油进口到订单种植,再到建厂生产和立足中亚、构建海外粮源网络,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实现了从最初的参与者到稳定受益者的“完美蜕变”。
近年来,中国汽车品牌在俄罗斯市场份额不断攀升,热门品牌不时登上销量榜首。中国汽车在俄热销,不仅缘于西方车企纷纷撤离带来的空前发展机遇,更得益于中国车企不断取长补短、精进技术,以可靠质量赢得俄罗斯业界肯定。
“一带一路”倡议进入第十个年头,以互联互通、经济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减贫为特色,把清洁、绿色、数字技术等理念机制化。该倡议已成为各国共同发展、繁荣与合作的标志性品牌。
英国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7%,剔除能源、食品后的核心通胀不降反升。虽已连续12次加息,但英国央行似乎仍未解决通胀问题。预期未来几个月英国央行仍将继续加息,英国经济或需经历一场明显的衰退,才能实现2%的通胀目标。
蒙古国沙尘天气频繁,除了地球气候变暖等客观因素之外,也与当地土地迅速荒漠化、政府治理低效等有关,蒙古国政府推出“十亿棵树计划”,着力推动国际社会参与治理,中国可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蒙古国荒漠化治理合作。
新疆作为我国面向中亚地区开放的门户,地理优势明显,今后可以从进一步提升通关效率、发展重点产业两方面加量用力,进一步推动我国与中亚的经贸合作走深走实。
智利总统博里奇发布国家锂资源开发战略,宣布国家将参与到锂资源开发全流程中。他强调,对于国家有着战略价值的项目,智利国有企业必须在公私合营中占据控股地位。外界普遍认为,此举表示智利决定对锂矿进行“国有化”,将对国际市场造成影响,但具体程度有待进一步观察。
美国一旦陷入违约,经济势必陷入较深的衰退,并出现金融危机,美国国内需求无疑也将受到冲击。作为美国进口货物的主要来源国,中国出口在这种情况下会面临较大下滑压力。美元如果走弱,也不利于中国出口增长。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港通天下的“甬城”宁波,近年来积极畅通开放交流“黄金甬道”,依托国家级展会、经贸合作示范区等高能级平台,全力打造成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双边贸易、双向投资和人文交流三大“首选之地”。
中国的重庆凭借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数字互联互通技术在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脱颖而出。
江苏以更宽视野、更高标杆建设东西双向开放门户、“一带一路”交汇点,持续强化中亚五国双向班列开行,有力搭建联通中亚五国的经贸往来和人文交往桥梁,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增添精谨细腻的江苏色彩。
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借助自身优势,撮合中匈企业家互动合作,促建许多中国品牌产品在当地的经销公司或合作公司。
中老铁路的开通为区域互联互通注入了新动力,促进了中泰贸易合作。中泰水果进出口业者自2023年正式启用中老泰铁路运输生鲜水果,以提升泰国水果出口至中国的效率和规模。尽管在跨境运输中面临挑战,中老铁路的开通为该行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现在轮到英国政府做出艰难的选择了。很显然,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英国将在与美国、欧盟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并进而影响到英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但对于一向奉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英国政府来说,突然开始对产业发展进行深度干预也绝非易事。
“义新欧”中欧班列开通运营9年多来,在中国与西班牙之间不间断地运行,双边贸易从中获益并得到加强。不过,对华贸易逆差仍是“失衡之忧”,如何解“忧”以实现合作共赢,成为西班牙政府的期待。
5月14日泰国举行国会下议院选举,反对党远进党获得最多选票,遥遥领先总理巴育所领导的执政联盟。目前远进党正在联合包括为泰党在内的多个政党寻求联合执政。分析认为,泰国政局走势仍有诸多变数,但无论哪个政党执政,中泰关系都将继续保持总体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
显示 2547 条中的 641 到 66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