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对经济学家进行的最新调查的预期中值显示,2023年中国经济预计增长5.1%,2024年预计增长5%,高于上个月调查的4.8%和4.9%。
本文简要回顾了2022年底通胀的宏观经济驱动因素,然后研究过去十年持续能源投资不足,以及这如何使市场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本文还考虑了私人资本如何能够加快清洁能源采用,以适应不同市场独特条件和需求。
日本政府正在考虑修改其在线平台相关竞争法,创建类似于欧盟更具预防性的监管结构。如果日本推行这种新监管模式,他们将使自己陷入与欧洲人同样的困境。
2021年美国严重的预算和货币政策失误导致高通胀。如今,预算和货币政策错误可能会导致一场不必要的衰退,这似乎是一种真实风险。除非美联储很快松开货币政策的刹车。
《国防生产法案》可以提高国家能源系统的弹性,并对国家安全具有明显潜在利益。
发展从业者正在积极应对在项目设计和实施中日益显重的人工智能、数字身份、数字金融服务和地理空间可视化等工具。然而,数字技术使用增加也给用户带来了风险。
未来几十年,气候变化有可能成为对公众健康最重大威胁。作者认为,为避免灾难,有必要采取新行动,包括增加适应资金和健全公共医疗体系。
在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在名为“中国发展新篇章”的专题会议中,对于优化了防疫政策的中国,与会者们对该国经济前景做出乐观预测。
经合组织秘书长马赛厄斯·科尔曼周一表示,中国的重新开放对于抗击全球通胀具有“巨大的积极作用”。
面对中国游客回归,全球旅游业需要做出改变。
中国去年四季度及全年经济数据均好于预期,人们由此更加乐观地认为,中国经济可能迎来复苏。
本文为2010年以来“绿色”公司和“棕色”公司相对股权收益提供新国际证据。
在2022年11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7次缔约方会议上,各方同意为遭受气候灾害严重打击的脆弱国家提供“损失和损害”基金。关键问题是,资金从哪里来?
东南亚国家通过推行出口导向型产业战略,比拉丁美洲国家表现得更好,但与“四小龙”不同的是,这两个地区都未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本文提供了增长不足的原因,并简要审视了东亚国家相对于拉丁美洲国家的中期前景。
中国正在顽强地走出新冠感染高峰,为有望防止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消费者和企业活动回升奠定基础。
本文着眼于5个领先数字经济体(加拿大、欧盟、日本、新加坡和美国)如何利用区域贸易协定来解决问题,同时促进贸易。
2022年底,美联储和私营部门合格货币市场参与者(主要是货币市场基金)之间的隔夜逆回购日交易量达到2.55万亿美元历史新高。
世界各国政府正忙于提出、完善和通过管理人工智能法律。标准组织同样也在为技术开发和使用制定指导方针。
如果中国消费者能走出新冠疫情相关限制的阴影,像美国和欧洲人一样渴求购物和旅游,那么奢侈品牌将迎来又一个丰收年。
在扮演了美国的追随者多年之后,欧洲资产目前正奋勇向前,并令华尔街望尘莫及。
显示 5042 条中的 1621 到 164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