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巴塞罗那商会企业国际化部主任马林·奥里奥尔斯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欧洲而言,中国市场是机遇所在。
开年以来,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建设捷报频传,让业内感受到了行业的暖意。
1月25日,联合国发布《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拉希德是报告领衔作者。在评论中国经济前景时,拉希德表示,2023年中国“将在推动全球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经济具备了复苏的必要因素,我们非常看好这一前景。”
意大利意利咖啡公司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娜·斯科基亚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咖啡市场蓬勃发展,是该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最佳选择。
英国汽车生产商劳斯莱斯公司首席执行官托斯滕·米勒-乌特弗斯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劳斯莱斯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中国有望成为劳斯莱斯全球最大市场。
法国国际问题专家布鲁诺·吉格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说,现实一再警示欧洲,追随美国并不能捍卫自己的利益。中国未来在各领域的重要性将愈加凸显,深化与中国合作是欧洲合理选择。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企业对继续开拓中国市场充满期待。美中两国经济不能“脱钩”,加强合作才有益于两国人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太部副主任托马斯·赫尔布林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随着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中国的个人消费进一步恢复,对经济增长的信心正在增强。
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优化新冠疫情限制政策后,中国将以快速发展帮助抵御全球经济的衰退态势。
联合国贸发会议资深经济学家梁国勇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三年来,中国政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一系列措施,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德国博世集团3日发布最新财报显示,2022年集团全球销售额增长约12%,达884亿欧元。该集团董事会主席斯特凡·哈通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业务对集团发展至关重要。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总干事罗伯特·马尔迪尼日前在日内瓦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在人道主义援助领域发挥着积极影响力,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希望与中国和中国红十字会进一步加深合作。
“目前,国际社会对新冠病毒变异和传播有了更多认识,已具备应对疫情的工具和方法。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对疫情防控举措和出入境政策进行优化调整科学合理,取得了良好效果。”厄瓜多尔驻华大使卡洛斯·拉雷亚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经济就像一艘巨轮,在风浪中稳健前行。”土耳其对外经济关系委员会亚太地区协调专员法陆克日前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各种安全挑战层出不穷,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世界经济复苏步履维艰。
俄罗斯国立管理大学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教研室代理主任叶夫根尼·斯米尔诺夫日前接受俄罗斯连塔网采访时说,考虑到中国经济体量和其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在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之后,其经济增长速度将有助于全球经济保持稳定。
德国法兰克福金融与管理学院教授霍斯特·勒歇尔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具有强大驱动力和韧性,他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很乐观”。
“巴中友谊与合作长期稳固,是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巴基斯坦总统阿里夫·阿尔维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巴经济走廊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巴基斯坦与中国致力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推进各领域合作,“期待巴中务实合作迈上新台阶,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为地区和全球发展注入新动力。”
“欧佩克与中国的良好关系由来已久,多年来一直为与中国展开的美好对话感到愉快。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秘书长海赛姆·盖斯日前在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上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多名俄罗斯专家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经济克服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持续发展,未来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引擎。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执行主任纳塔利娅·卡内姆在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在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在共享发展信息数据、公共健康领域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值得效仿的范例。
显示 911 条中的 561 到 58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