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经济体在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后寻求重建,人们有机会加快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形成更可持续的经济模式。本文指出,来自采掘业的收入可以为这一努力提供关键资源。
煤炭占全球能源结构的27%,更占化石燃料所产生的排放量的39%。如果世界想要迅速大幅减排,人们的任务是让西方煤炭消耗量下降的成果翻倍,并让这种成功在亚洲上演。这并不容易。为此,亚洲需要有新的政策来消除其惯于使用煤炭的习惯。这样做符合亚洲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本文旨在概述在综合能源系统的背景下,氢能作为欧洲天然气行业脱碳努力的一部分所发挥的作用。
根据近日公布的新计划,欧盟希望到2050年将海上风力发电能力从12吉瓦提高到300吉瓦。欧盟委员会“海上可再生能源战略”也将在同一时间框架内实现40吉瓦的海洋能源。到2050年欧盟的海上风电能力将提高25倍。“海上可再生能源战略”确认了气候中和的优先地位。
为了迎合美国应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的呼声,促进美国的经济和国家安全利益,拜登—哈里斯政府需要做的远不止是重新加入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美国还应扩大有关气候和清洁能源的国际援助计划。
尽管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有着共同的利益、市场和经济政策,但它们之间的能源合作并不多,尤其是与天然气相关的合作。随着海合会国家逐步开始开发天然气资源,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以跨境管道网络形式进行的区域协调能否更有效地帮助海合会国家将天然气资源货币化?
如果欧洲国家想要成为新兴绿色氢市场的领导者,它们最好合作,避免单打独斗。在经历数月引发严重经济危机的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欧洲不应错失利用其复苏计划建设清洁氢社会的机会。这种转型有可能取得成功,但需要政策、技术、资本和社会之间的密切协调,以避免落入过去的陷阱和低效状态。
目前,东北亚的地区电力贸易范围仅限于中国、俄罗斯和蒙古三国之间的双边电力贸易。有研究显示,东北亚互联电网的发展将使整个地区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更具成本效益。在这一预想的互联电网中,蒙古将成为可再生能源的主要供应国。本文研究了东北亚地区当下较为孤立的电力系统和市场情况,分析了蒙古潜在的可再生能源出口规模。
自2020年4月以来,中国经济成功实现反弹,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有望在2020年避免衰退的国家之一。由于进口天然气价格低廉、天然气市场自由化取得进展以及页岩气生产扩大,中国再次开启天然气黄金时代。中国天然气市场正在逆全球趋势发展。天然气需求持续增长。
日本成为最新一个公开宣布到2050年实现全经济碳中和目标的主要经济体。2020年10月26日,新任首相菅义伟提出了这一目标。此前,日本承诺到2050年减少80%的温室气体排放,现在日本更新了这一目标。这一承诺要求日本在能源和工业结构转型方面采取大胆措施。
埃塞俄比亚处于一种新发展模式的前沿。自2000年以来,该国的经济增长了五倍,但该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却微不足道。埃塞俄比亚打算在2010年至2030年期间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零增长。
石油和天然气生产是哥伦比亚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随着近年来常规油气产量的下降,非常规页岩资源可以为该行业提供额外收入,并在该国从新冠肺炎疫情中复苏之际刺激增长。但必须谨慎行事,确保页岩气生产对环境无害。
日本2020年10月承诺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强劲的美日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有机会扩展到更多的清洁能源领域。但由于美国人关于能源政策存在明显分歧,美日能源合作如何能吸引抱有不同能源转型愿景的人们的注意力,并且在政治层面获得持久的支持?
本文评估了中国特色氢经济的前景。在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主要的中国利益相关者对推动氢经济议程越来越感兴趣。仅在2020年前六个月,中国各级政府就发布了37项支持氢经济的政策,其中中央政府7项,地方政府30项。仅山东就发布了6项氢能支持政策,其次是广东发布了5项。
乌克兰一直是欧洲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国之一。多年来,乌克兰一直依赖于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并受到腐败和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影响。为获得国际信贷并与欧盟建立更紧密的合作,乌克兰推动了天然气行业改革,根据欧盟法规,提高了国内天然气市场的透明度。
随着欧洲和中国开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特朗普却正带领美国反其道而行。特朗普曾在2016年竞选时承诺要拯救美国煤炭行业,又于2020年开始倡导“能源主导权”。在特朗普任职期间,数十年来一直被能源安全问题困扰的美国,摇身一变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原油生产国。
在过去的两年里,墨西哥总统安德烈斯·曼努埃尔·洛佩斯·奥夫拉多尔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旨在限制私人对电力行业的投资,并将该行业的控制权交还给国家电力公司CFE。本文概述了这些政策措施对电力部门的私人投资者的具体影响,并分析了这些政策措施对墨西哥经济、清洁能源目标以及与美国贸易的影响。
2020年10月13日,国际能源署发布了最新的《世界能源展望》,这是首份涉及新冠肺炎危机影响的报告。对于长期读者来说,这份报告是完全不同的——几乎没有提到石油输出国组织,也没有提到长期以来对能源安全和地缘政治的担忧。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
本文讨论了化石天然气(和其他气体)在欧洲能源转型完成脱碳过程中的潜在作用。主流传统观点认为天然气等其它气体,应首先在能源结构中保持重要作用,首先作为“桥梁燃料”,然后逐步过渡到脱碳气体。牛津能源研究所的专家在连续三篇论文中对此进行了最全面的介绍。
技术创新和清洁能源技术在新兴经济体的广泛应用,对于全球清洁能源转型至关重要。这一努力的成功或失败将产生长期的能源和碳后果。考虑到新兴经济体即将进行的史无前例的社会经济和基础设施转型,以及新兴经济体技术创新能力和获得的支持资金往往不足,一个根本问题是,它们能否以及如何加速清洁能源转型。
显示 1838 条中的 961 到 980 条结果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