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即将迎来一场革命,数十个城市将开始在机器人、云计算和自动化方面取得突破。中国的战略可以理解为一种重大判断,即中国在下一个十年将成为世界创新中心。这种向本土技术的调整正在改变中国制造业的地理布局。
世界正逐渐摆脱对肮脏燃料的依赖,转向更清洁的能源。这意味着对钴、铜和镍等金属的巨大需求,这些金属对支撑从电动汽车到可再生能源的各种技术至关重要。这次能源转型将给那些被称为“绿色商品超级大国”的国家带来意外之财。
世界半导体竞赛正在加速。在中美竞争以及全球芯片供应短缺和供应链中断的推动下,世界各国政府正在采取积极的融资措施,以确保获得半导体。日本也不例外——加强半导体供应链是其最新经济安全法案的关键要素。
人们对非洲的主权债务市场知之甚少,部分原因是缺乏数据。本文介绍了非洲债务数据库(Africa Debt Database)。本文涵盖了2000年至2020年间的近7000笔贷款和债券,总金额为6440亿美元。利用这些数据,作者详细研究了21世纪10年代非洲创纪录的贷款热潮。
2月2日,欧盟委员会原则上批准了一项补充气候授权法案,提出在严格条件下,将特定的核能和天然气活动纳入欧盟分类法(EU Taxonomy)涵盖的可持续经济活动清单中。尽管将核电纳入分类旨在加速欧洲脱碳并统一欧盟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但它加深了成员国之间因能源政策方法而产生的分歧。
冲突作为现代中美关系的显著特征,绝不是特朗普政策引发的现象,也不是世界政治的暂时趋势。导致中美关系发生冲突的条件和因素是几十年来积累的,尤其是在2009-2011年。在与中国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其世界领导地位的任务背景下,亚太地区(或用美国的术语来说,印太地区)是华盛顿的优先事项。
美联储的紧缩政策意在对抗国内处于40年高位的通胀。但这会让一些低收入经济体付出代价,它们依赖外国资本,还因需要偿还美元债务而受制于国际市场和美国的利率制定者。
随着中国和俄罗斯与欧盟和美国之间的政治紧张局势日益加剧,保护主义政策导致全球价值链脱钩似乎只是时间问题。为更好地理解此类行动可能对贸易和福利产生的影响,本文使用一个可计算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模拟结果证实:故意用非关税壁垒划分世界会降低所有卷入冲突国家的福利,因此决不能轻率行事。
越南是一个主要的劳务输出国,在接受国际汇款的国家中排名前十。审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意味着要考虑数十万海外移民工人的生计和福祉。本政策简报研究了越南的疫情应对政策是如何影响越南移民工人和打击人口贩运相关工作的,特别是在边境地区。
为使能源供应来源多样化,欧盟不得限制其与阿拉伯国家的天然气和石油合作。然而,它可以与南部邻国一起制定欧盟投资可再生能源的路线图,使欧洲能够逐步以绿色能源进口取代化石燃料进口。在阿拉伯邻国投资可再生能源是欧盟能源和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保稳定和负担得起的能源供应以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需求对于帮助实现中国的经济发展目标至关重要。扩大俄罗斯天然气的可靠能源供应也符合中国宏大的减排目标。
许多非洲国家严重依赖从乌克兰和俄罗斯进口小麦、其他谷物和化肥等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由于产量减少、出口减少和贸易成本增加,俄乌冲突扰乱了全球粮食供应。本政策简报调查了冲突对非洲国家粮食安全可能造成的长期影响。
能源一直是欧盟与土耳其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考虑到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俄乌冲突再次凸显了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严重依赖,强调了欧土之间能源合作的重要性。
2020年发生中印边境冲突后,中印关系降至几十年来最糟糕水平。中国外长访问印度是中国希望改善紧张的中印关系的一个重要信号。
对特定技术的定向制裁、金融制裁和私营公司的“自我制裁”正在令俄罗斯与高科技产品的供应脱钩。在一些高科技产品行业,制裁的影响已经显现。从未对主要经济体实施过如此规模的制裁。严厉的金融和贸易制裁导致大批外国科技公司离去,并切断了俄罗斯与全球高科技产品供应链的联系。
在我们这个时代,国际环境变得更具流动性。尽管中美之间已经形成了新的冷战,俄罗斯已成为西方的强大对手,但这一事实依然非常明显。
在2021年3月发布的《安全、国防、发展和外交政策综合审查》中,英国政府为“全球英国”制定了4个战略目标。一年后,世界更加分裂,这使英国作为“具有全球视野的问题解决和负担分担国家”的愿景受到了紧迫而严峻的考验。本研究报告评估了英国在这4个目标方面的表现,并确定了政府在未来2年的优先事项。
为确定“一带一路”倡议是否确实对中国出口产生影响,本文选取并分析了2008年至2016年企业-产品-目的地层面的海关数据,评估企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出口反应,研究企业在所有权类型、产品类型、区域来源和贸易模式方面的异质性。文章是“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研究中,首个使用企业级海关数据的研究。
尽管油价飙升,且美国、英国、德国等主要石油消费国多次敦促“欧佩克+”进一步增产,但“欧佩克+”决定今年5月维持原定适度增产计划。目前唯一能够大幅提高石油产量的国家是沙特和阿联酋,两国绝对不会让步。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他们对美国拜登政府没有提供足够安全保障的不满。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耕文明国家,尽管如此,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经常出现人口过剩、粮食短缺的情况。甚至可以说,中国发展的核心就是吃饱饭。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点已基本实现。去年,中国政府宣布,全国范围内的脱贫任务已经完成。
显示 5601 条中的 2061 到 208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