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创新性的中国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世界各地。全球消费者和投资者都将从中受益。
比亚迪凭借其质优价廉的产品在拉丁美洲市场发展迅速。
欧盟和印度都希望在清洁能源技术方面实现更大程度的自给自足。
2025年,美国政府宣布了一系列针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税上调措施,其中包括加拿大、中国和墨西哥。本文对这些拟议关税给美国及全球带来的经济后果进行了评估。
全球医疗卫生系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成本上升、劳动力短缺和持续的低效率。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智能为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优化系统性能提供了变革性机会。
过去几十年间,中国消费者倾向于在海外寻找化妆品、时尚产品、餐饮住宿等方面的最新潮流。而现在,他们正涌向本国的奢侈品公司、高端化妆品品牌和奶茶店。更重要的是,这些品牌中有许多都在海外赢得了忠实的追随者。西方品牌应该担心了。
中国一直在有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以人民币计价的贷款用于建设基础设施,同时,货币互换网络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促进人民币的流动。
研究表明,中美贸易争端确实创造了就业机会,但并非在美国或中国,而是在巴西。
2025年6月5日,欧盟宣布正在制定一份国际数字战略。
就电动汽车而言,中国领先其他国家10年,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好10倍。
文章研究了中国电信供应商在欧洲5G基础设施中的作用,将德国作为一个关键案例进行研究。
近期,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鼓励建设绿电直连项目。这能够令企业轻松追踪其电力来源,并证明其为可再生能源。
欧盟可以通过与可再生能源和关键资源丰富的国家合作来增强自身竞争力。
作者建议中国借鉴JETP机制,与东道国政府合作制定措施,保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寻求多边融资组织的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实现“一带一路”国家能源和电力合作的双赢。
从乏力的经济增长到复杂的能源转型,欧洲面临诸多紧迫挑战。欧洲政策制定者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将决定未来几十年欧洲的走向。然而,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挑战却可能因发展缓慢而被忽视,那就是人口结构的转变。
文章研究了西巴尔干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分析了区域内经济联系,尤其是贸易方面的情况。
随着地缘政治裂痕的加深,世界缺乏管理前沿技术风险所需的保障措施。
中国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相反,中国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能够造福世界。中国的绿色工业革命为全球气候行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报告显示,去年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超过5亿,创历史新高。随着政府把网络文学产业作为文化输出和软实力工具加以推广,海外用户数量也大幅增长。
在人们以往的印象里,合肥通常被认为是稻米、茶叶和谷物之乡。但只用了15年时间,合肥及周边地区就吸引或催生了数万家高科技企业、研究中心和工厂,领域包括电动汽车、锂电池、无人出租车、机械臂、语音识别和量子通信等。
显示 5588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