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经济再次面临强劲阻力。新的供应瓶颈出现和销售机会减少。这些因素将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德国经济。预计今年德国GDP将增长2.1%(冬季预测:4%),2023年将增长3.5%(冬季预测:3.3%)。德国今年的通胀率预计为5.8%,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
预计2022年欧元区GDP将增长2.8%,2023年将增长3.1%。预计2022年消费者价格将上涨5.2%,高于欧元区成立以来的任何时候。2023年欧元区通胀率预计为2.8%,再次高于目标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重大破坏。采取措施阻止病毒传播是必要的,但连锁效应对最脆弱群体造成的影响最大。本简报概述了缅甸疫情相关应对政策的局限性,特别是这些政策对缅甸移民工人和人口贩运幸存者的影响。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CFTA)协议能让非洲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容易,从而可以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
中国与西方的合作以及西方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认可,会让中国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并且更愿意承担与其他西方优先考虑事项一致的风险。美中加大在基础设施和其他全球公共产品领域的合作,不仅会让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还会指向一种公正、可持续、和平的选项,替代大国之间日益升级的对抗。
人类想要以太阳和其他恒星产生能量的方式——即核聚变的过程——在地球上发电。不,这不是一个只在一群科学家头脑中萌芽的疯狂想法,也不单纯是从著名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中汲取的灵感。相反,它们已经是拥有强大投资的可信项目。
现在正在出现的新全球化似乎也是不对称的,但与之前的全球化完全相反。这次,劳动力将变得越来越全球化,而资本流动格局将变得支离破碎。这是怎么发生的?
自俄罗斯正式开始专注于转向亚洲已有十年,关于其有效性的问题仍然存在。尽管俄罗斯认识到全球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转向东方将在本质上决定世界秩序的未来,但其军事和外交重点仍然是西方。
尽管私营部门在保持全球产品供应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功,但对准备工作的重新评估与此前存在的对21世纪外部经济威胁的谨慎情绪交织在一起。这导致国家“经济安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全球政府的词汇中,冲突对关键能源和农业部门贸易和供应的影响肯定会被放大。
在土耳其、欧盟、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埃及之间的五个主要合作政策下,本研究设计三方合作模式和具体的项目构想。本报告详细介绍该三方合作模式以及随后的项目构想。然而目前更广泛地区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这些项目的实施。
面对系统性全球安全挑战,欧盟任何关于自主军事能力的讨论都变得无关紧要,这无法通过现有或设想的欧盟军事手段加以应对。面对全球范围内的安全挑战,北约仍然是唯一对策。欧盟发展其战略自主权的雄心只有在跨大西洋联盟内才具有实际意义。
森林部门要发挥其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的潜力,良好的财政管理至关重要。提高透明度和问责制是加强森林部门收入管理的关键。本文评估了森林部门的财政管理是否因这些改革努力而得到改善,重点关注3个非洲国家:加纳、利比里亚和刚果共和国。
鉴于中国自2015年以来正式对技术领先地位采取坚定立场,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和对抗加剧,使得印太地区成为特朗普和拜登政府关注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新概念——“脱钩”、“竞争性相互依存”和“战略自主”——形成了中国与西方和印太大国重新竞争的产业格局。加强供应链安全的产业政策和举措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出。
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人们意识到相互依存很容易被武器化。换句话说,供应链的弹性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广义上的安全问题,如果涉及的部门或产品具有关键/战略意义,则更是如此。本文旨在研究这些事态发展的原因以及为降低相关成本而可能做出的反应。
印度和欧盟最近对印太地区的承诺以及在该地区长期根深蒂固的经济利益,在确保区域供应链方面可以发挥什么作用?欧盟的新产业战略在这方面将如何发挥作用,它如何与该地区现有的参与者及其企业(包括供应链弹性倡议)同步运行?
本政策简报分析了在欧盟结构之外的差异化合作是否有助于欧洲在安全和防务领域一体化的长期前景,或者是否会更广泛地加剧欧盟内部和欧洲防务内部现有的分裂。报告认为,灵活的防务框架在加强欧盟成员国之间的防务合作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但也存在挑战。
俄罗斯目前担任北极理事会主席(任期至2023年5月)。北极理事会是促进北极合作的主要政府间论坛。冲突将如何影响北极政治和北极研究?北极会再次变成对抗地区,还是合作仍会继续,亦或是成为“搁置”地区?本文分析了北极未来合作的三种情景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合作的影响。
2021年,增值税(VAT)在2020年增值税税率暂时下调后如预期有所增加,短时工作减少导致的工资薪金代扣税(the pay-as-you-earn tax)也有所增加。相比之下,利润税却经历了出人意料的高增长。显然,与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相比,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经济政策通过快速和全面的措施更成功地稳定了收入。
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全球供应链和经济活动。日本也不例外,因为其全球供应链脆弱,尤其是其在中国的生产基地高度集中。本文首先解释了过去几年日本供应链政策的最新发展。它认为,日本在确保供应链弹性方面的努力并未取得成功。随后,文章强调了日本政府在加强供应链弹性方面面临的主要挑战。
作者使用2020/21年埃及工业企业行为调查(EIFBS)的数据来评估新冠危机对企业动态、行为和绩效的影响。疫情引发的危机冲击了需求和供给侧,这比人们记忆中的任何危机都更加深远。研究结果表明,危机冲击了整个埃及制造业。但是,市场显示出“自我净化”迹象,效率较低的企业更有可能退出并缩小其活动规模。
显示 5601 条中的 2101 到 212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