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印度“向东看”政策,探讨印度想用软实力来抵消中国在地区接触中的硬实力优势的努力。
随着各国通过更严格的投资筛选和外国直接投资标准来加强防御,政策制定者应意识到新流程存在产生计划外后果的风险。这包括在阻止整体外国直接投资方面产生寒蝉效应,这有可能加剧宏观经济失衡并损害该国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声誉。
过去数十年,印度政治精英很好地掌握了在多极间维持平衡的微妙艺术,学会了利用大国分歧为本国利益服务。
战争重新回到欧洲之际,欧洲应当找到合适的态度与北京对话。封闭且实施了新冠清零措施的中国,最终会重新开放边界。我们需要找到合适的立场,以便中国能继续成为我们潜在的、建设性的合作伙伴,双方的关系就是要更加平衡、实现双赢。
中国3月份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仅上涨1.5%,而2021年全年CPI同比上涨0.9%。相比之下,美国3月份的年通胀率为8.5%,是198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从《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定》,国际聚会越来越频繁。通过在气候议程和向清洁能源转型方面开展合作,毫无疑问,中国和欧盟是走向全球绿色未来之路的关键角色。关键问题是:如何扮演这一角色?作者认为,中欧双边关系有望改善国际社会对生态危机的反应。
如今,距离即将决定杜特尔特的继任者的大选仅有数日之遥。分析人士说,菲律宾有机会调整与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而大选结果可能改变亚洲地区的均势格局。
只有在美国和中国合作应对的情况下,从全球变暖到解决下一次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广泛的关键性问题才能得到补救。两国都有能力阻止对方的倡议,从而实际上妨碍全球的总体进步,因为两国加在一起很快将占到全球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RCEP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因为它是东亚第一个将本地区三个主要国家(中国、日本和韩国)包括在内的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可以鼓励中国与日本在投资方面展开合作,并且在本地区形成双赢局面。
德清是中国东部浙江省湖州市下辖的一个县,在建设国际化现代山水田园城市的过程中,它一直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中国建立了一个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其理念是通过建立良好关系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共同利益。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是一种和平与和谐的理念,如果将其用于制定方案和政策工具,将为联合国的工作做出巨大贡献。
中国是上合组织的主要创始国之一,推动上合组织发展是中国的既定政策,中国一直是上合组织发展的最强劲驱动力之一。上合组织在中国外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的上合组织政策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但也不断发展和演变。
北京决定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
因为担心中国大举收购欧洲企业,欧盟国家和欧洲议会议员5日将开始讨论欧盟委员会的一项计划,该计划将矛头对准那些意图收购欧洲企业并得到外国政府支持的买家。欧盟担心,获得国家资金支持的中国企业可能会收购那些股价受到疫情影响的欧洲企业。
与过去几十年的中东石油一样,微芯片已成为世界赖以生存的资源,其供应链的中断很可能对全球稳定产生破坏性后果。鉴于中美之间的竞争,这场危机也为以色列提供了在微芯片技术领域迈出重要一步的战略机遇。
中国高科技出口继续快速增长,没有因为中美贸易争端而下降。虽然中国高科技出口增长很多,但中国其他出口也保持增长。因此,高科技产品出口占总出口份额保持稳定,在中国商品出口总额30%以下。出口增长的最大来源是国内私营企业,它们现在是高科技出口最大单一来源。
与海洋塑料污染相比,污染土壤的微塑料是对粮食安全一个更大、但不明显的威胁,需要更多关注和行动。倾倒在农业土壤上的微塑料是倾倒在海洋中微塑料23倍。
荷兰从未正式签署“一带一路”倡议(BRI)。尽管如此,“一带一路”倡议与荷兰息息相关,尤其是对荷兰鹿特丹港及其保持与欧洲贸易的主要物流枢纽作用的雄心。
企业家和投资者认为,中国国务院有关全国统一能源市场的新计划和国家能源局刚刚发布的能源领域科技创新五年规划将颠覆传统游戏规则。
去年9月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出人意料地宣布达成三边安全协议之后,拜登政府似乎稳步加强了其针对中国的战略转向。但是该协议会对中国产生威慑吗?绝对不会。澳英美联盟最严重的失败在于它对促进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毫无帮助。
显示 8225 条中的 3461 到 3480 条结果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