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随着武汉连续七天无新增病例,中国新冠疫情高峰已经过去。随后,武汉于4月8日解封。然而,现在中国新增病例大多为输入病例,这促使中国采取双管齐下的战略,在解封后既要控制输入病例,又要控制潜在的国内传播。
一份新的研究报告显示,美中两国近年来都把“胁迫性经济措施”作为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政策的主要手段,并且越来越多地对对方采取这一策略。报告作者认为,这些胁迫性措施将在未来几年内对美中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正如世卫组织所建议的那样,为防止新冠病毒传播,人们必须保持社交距离,并与传染源隔离。中国的做法是“严格”封闭。不仅封闭城市,还封闭社区、住宅小区,有时是一整栋楼。对于中国是否应该采取如此严格的措施存 在争论。但不管是否应该采取封闭措施,社区在这样做的时候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如果我们将欧盟视为一个特定机构,量化并加入欧盟成员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那么欧盟在全球“软存在”排行榜上将超过美国和中国,位居第一。欧盟的领导地位显然将得到确认,但欧盟软维度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样子?又以何种方式表现?
本报告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更加真实地反映东盟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上的经验:这些项目正在建设什么基础设施?哪些国家是主要借款国?贷款的条件是什么?它们如何适合政府的整体债务管理?我们是否可能看到大量债务危机?获得支持的国家大多是独裁国家吗?借款国是否具有必要的支持来连接全球市场?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旗帜下,中国已成为东南亚主要基础设施项目的重要出资方。这促使其他主要大国重新关注东南亚的可持续基础设施议程。作为回应,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三国正在积极寻求协调自己调整后的海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旨在维护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的三边安排的一部分。
美中两国应该在六个领域寻求合作:分享最佳做法以阻止新冠病毒的进一步传播;尽早开发出有效疫苗;提前为疫苗的批量生产和全球分销做准备;协助它国家抗击疫情;管控的债务危机,并抗击发展中国家的饥荒;以及维护全球贸易,优先发展供应链和国家战略储备的多样化,而不是实行经济民族主义和效率较低的生产形式。
鉴于国家安全事关重大且双方都感到易受攻击,中美部分“脱钩”几乎不可避免。但仍有可能防止大规模技术战爆发的危险。建立有效的双边科技争端调解机制和像冷战时那样保持长期沟通渠道,将有助于地区和全球稳定,预防全球经济支离破碎,防范冲突的军事升级。
此次中蒙俄智库国际论坛视频会议于7月21日在呼和浩特召开,会议围绕“抗击疫情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走深走实走好”主题,邀请来自中国、蒙古国和俄罗斯三国智库机构的专家学者,通过视频连线形式进行深入研讨。
自2019年6月起,插电式电动汽车补贴减少近50%,而且中国计划在2020年取消补贴。不过,考虑到2019年补贴减少造成的负面影响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新车销量下滑,中国政府决定将取消补贴的计划推迟到2022年。作者研究了最近中国调整插电式电动汽车补贴方案的影响。
在俄罗斯转向东方的大战略方针的指导下,远东地区将与亚太地区整合,这将为俄罗斯在东北亚提供战略支点,开辟进入太平洋的新途径。2014年以来,由于与西方关系破裂,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战略联系日益紧密,中国在远东地区的存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聚焦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空间文化”。在空间方面,本文想要表达的是一种空的生活环境,无论是物理的还是虚拟的,私人的,半私人的还是公共的,在这里人们可以相互进行社会互动。这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直接表现。空间对于“一带一路”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根本重要性。
2013年,中国开始对黎巴嫩发起外交攻势,两国关系日渐加强。与世界其它地区一样,中国在黎巴嫩的规划是,首先建立基础设施,将“一带一路”引入该国,进而促进中国商品在整个欧亚大陆的流通。其次,缓慢在中东奠定存在基础,为与美国竞争作准备。黎巴嫩人历来以西方为导向,但他们现在正在考虑不同选项。
对伊朗而言,与中国达成战略协议或会成为它的经济命脉。伊朗已加入“一带一路”倡议。2019年9月,中国宣布,计划向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领域注入价值4000亿美元的投资。然而,中伊两国间的经济和安全关系引起了印度担忧。
6月23日,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的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使该系统历时近30年的开发和建造过程告一段落。预计北斗卫星网络将在7月底全面运作。对中国而言,这是一次重大胜利,标志着它不用再依赖美国来提供位置数据这一重要服务。更重要的是,北斗系统的完善还使中国在技术上占据领先优势。
5月15日,美国针对华为的制裁急剧升级,以整个供应链为目标,要求从9月起,全球企业不得使用美国的软件或硬件制造华为设计的组件。此举重创了华为,也让英国首相约翰逊松了一口气。1月,约翰逊政府曾决定,允许华为部分参与英国5G网络建设。美国的新一轮制裁无疑为约翰逊政府改变路线提供了合理理由。
TikTok战争的地缘技术后果远不止于禁止使用这款应用程序(APP)所带来的影响。由印度———后来是美国和澳大利亚———掀起的针对一系列中国APP的抵制浪潮可能会对中国的技术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这是不同领域中的不同角色与中国正在进行的全面角力的一部分。
新冠肺炎疫情正导致全球化“大休克”。随着全球抗疫从“遭遇战”到“持久战”过渡,以“东升西降”为主要特征的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面对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重新布局,中国须更加审慎。
在美国和中国的竞争中,5G技术领域已经成为一个活跃的经济和技术前沿,也是对政治安全忠诚度的考验。5G技术继续引发全球政治动荡,越来越多的国家出于国家安全考虑选择不与中国企业合作。尽管以色列政府尚未就此发表任何官方声明,但以色列5G基础设施使用中国技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技术变革和数字化的新浪潮正在改变贸易,对全球贸易体系构成挑战。美国企业将生产移出中国,美国禁止在中国进行技术贸易和投资,双边执法机制将对全球贸易及治理产生颠覆性影响。美国对中国的技术抵制几乎肯定会加速“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这将导致贸易和投资模式出现分歧。
显示 8240 条中的 5621 到 564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在世界制造业大会看机器人大显身手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新华全媒+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开幕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