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框架来解释粮食贸易和人口城市化之间联系。该框架显示了粮食供应是如何限制人口城市化的,以及国际贸易是如何改变这种限制的。本文罗列了中国和印度的历史证据和案例研究。这些资料进一步强调了粮食贸易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城市化中的关键作用。
中国正处于环保工作的关键时期,环保机构应将自己的角色从单纯的“约束者”向“引导者”转变,使环境保护成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伙伴与推手。而新的治理模式将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随着中国经济从资源导向型向更为均衡的创新驱动型过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使命可以同时实现。
麦肯锡名誉董事和资深外部顾问欧高敦(Gordon Orr)预计,在地缘政治没有较大波动的前提下,2017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将放缓,跨国公司将面临更多难题,中国的人口结构令人不安,而收购顶级足球俱乐部的中国买家也将会后悔不迭。
本文指出,基里巴斯和新加坡这类环礁国家和小岛屿国家最易受SLR影响。此外,本文还为亚洲一些国家估算了适应代价,并总结了包括撤退,住宿和保护在内的应对SLR问题的战略和减缓措施。最后,本文提供了供亚洲发展中国家应对SLR问题的政策建议。
澳新银行1月10日发布的ANZ-RoyMorgan消费者信心指数显示,澳大利亚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017年初强劲反弹,创3个月以来新高。截至1月8日的当周消费者信心指数较前上升5.9%至120.1,远高于112.8的近年平均水平,接近2016年9月时该指数触及的多年峰值120.6。
数据显示,2015~2016财年,澳大利亚国际访客为720万人次,在澳消费总额达381亿澳元,而休闲旅游消费总额达159亿澳元,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游客功不可没。110万中国游客在澳大利亚的消费共计89亿澳元,用于旅游度假的花费高达32亿澳元。预测分析,中国于2024~2025财年间访澳人数或会达到316.5万,占总增长人数的43%,消费总额将达342.63亿澳元。
本来,对于中国人来说,美国大选就是一场政治真人秀,大家安静的做吃瓜群众就好。几十年来来,中国人已经习惯于这样一种思维定式:凡是大选的时候,民主党也好、共和党也好,总统候选人总是会用更高的嗓门来表达自己才是对中国更强硬的人。但结果是,不管谁上台,他们都不会把自己竞选时的言论当回事,总是按照商业利益的准则和中国保持较为理性的共赢关系。
特朗普坚持“美国优先”,本是中美关系的利好。在其竞选期间和当选初期,中国社会精英有很多是特朗普的拥趸。这和西方世界的精英阶层形成了鲜明对比。原因在于,中国受够了奥巴马第二任期实施的针对中国的地缘政治和经济战略。
文章重点关注了基础设施、农业和贸易便利化问题,分析了肯尼亚和南非目前与英国和中国的互动情况。
确定中国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的经济增长放缓是周期性下滑还是长期趋势具有重要的政策影响。本文确定了生产率的决定因素,并使用反事实分析来分解中国在危机后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研究发现:经济开放对生产的技术效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收入水平对其却有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特定的环境风险与公共健康状况之间建立因果关系是极其困难的。这不仅造成难以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也挫败了受害人的申辩努力。另外,明确处理环境健康问题将不止涉及一个特定的机构。责任上的含糊不清可能导致不同部门间的冲突。中国的环境健康危机正在检验其应变力。
省政府的产业政策导致了地理分散和逆向专业化。这一现象背后的机制是,持续数年的中央政府产业政策,是每个省进行规划的重要参考。这引起欠发达地区偏离其比较优势,从而导致中国的地理集中度不足以及专业化倒退现象。
中国声音”敢于担当。此前主要由西方七国集团(G7)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的局面得到改变,并解决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代表性不强、执行力下降等问题。在全球气候治理方面,中国提交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美两国联手在G20杭州峰会共同批准《巴黎协定》,并积极助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无论在哪个方面,中国的表率和担当都看得见。”
新的时期,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我国非常重视和中东地区国家的合作,特别强调“一带一路”在西端的汇合处阿拉伯是我国天然的合作伙伴,要把它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2014年6月,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次重大级会议上,中方提出加强“一带一路”建设的理念、构思,面对阿拉伯提出“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并把能源合作作为主轴,为进一步扩大中阿务实合作、深化中阿战略合作关系提供了契机。
经过近几十年来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已经实现了深度融合和高度依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所处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国在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方面的参与程度也在不断加深。
黑龙江低区位经济增长是传统问题与新常态下问题叠加的结果。龙江地区的决策者们对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方向已有清醒把脉。新一轮“振兴东北经济”战略及“一带一路”战略,在赋予黑龙江区位优势的同时,也赋予其历史使命。如何在具体对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激活市场意识,倒逼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是对决策者智慧的考验,也是龙江经济突围的希望所在。
每年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堪称世界经济的“年度规划大会”。在2017年的世界经济新形势下,中国将为引领全球化迈上新高度提供“登山图”。只有坚持全球化的大方向,同时创新全球化的实现路径,才能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开辟新天地。
2016年,中国在世界各地的投资增长近50%,达到约1750亿美元,自2012年以来已经翻了一番。中国在全球投资激增主要是因为对美投资,2016年对美投资超过500亿美元。民营企业收购是其核心。2016年,能源市场意外领先,在所有行业中,吸引的中国投资最多,背后的原因是技术并购(无论成功与否)大增。
对于商业类国企而言,要进行全面彻底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股权多元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当然,商业类国企也要进行分类管理:一是攸关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国有企业,要稳固国有资本的控股地位;二是已经处于充分市场化竞争的国企,开始采取更多元开放的股权模式,淡化国有资产的股权比例,实现上市。
中美之间经贸关系是否会加剧摩擦?针对特朗普明显违背WTO规则的一些言论,中国在WTO框架内外有哪些反制措施?作为全球化的受益者,美国为何出现逆全球化浪潮?特朗普力促制造业回流背景下,如何看待中美投资的不平衡发展?中美经贸关系未来走向如何?
显示 8056 条中的 7321 到 734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