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对金融市场中的系统性风险越发担忧。官员们已注意到一个日益明显的趋势:中国资本外流的成分逐渐从国有外汇储备(通常收益率较低)转为私人对外直接投资(通常收益率较高)。矛盾的是,尽管全球股市看涨,中国海外资产的投资回报一直在下降,暗示许多私人海外投资决策可能不明智。
G20峰会只是困难时期各国领导人的一次相聚,但世界领先经济体需要兑现气候承诺。诸如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G20《非洲公约》等主要项目须融合可持续发展标准,否则将无法满足《巴黎协定》的目标。如希望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G20需要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低碳基础设施方面彰显领导力。中国在这方面的角色将尤为重要。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南亚区域很多国家开启了新的发展机会。巴基斯坦目前是南亚国家中“一带一路”倡议的最大受益国。作者称,中国承诺为中巴经济走廊投资600多亿美元。伊斯兰堡方面对中巴经济走廊寄予厚望,将其视为改变命运的项目。
加剧贸易紧张局势是一个冒险的策略。美国政府也会被认为违反国际规则。美国应继续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和二十国集团来解决问题,但设计新贸易规则的最佳途径是通过区域性协议,如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欧盟-日本自贸协议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或一份美日协议)。
珠江三角洲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显著作用,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珠三角的经济发展也让城市政策的制定充满挑战。向城市的大规模迁徙正导致城市的扩张、耕地的流失,以及对能源和自然资源需求的迅速上升,这加剧了提供社会服务的挑战。
美国对华经济政策仍旧好坏参半。继旨在启动双边经济关系的“百日计划”之后,美国和中国官员最近又举行了首次全面经济对话。几项显著结果——比如承诺允许美国牛肉出口到中国——被视为会谈取得成功的标志。尽管双方都继续要求扩大跨境准入,但就目前而言,深化中美经济协作的努力或已碰壁。
特朗普总统预计会指示美国贸易代表动用301条款调查中国侵害美国知识产权的行为,尤其是通过强制技术转让。这意味着美国政府的贸易立场更强硬,但要想知道美国的行动会多严重需等待几个月。不过,想单方面迫使中国放弃其产业政策的任何企图都有引爆贸易战的风险,会导致“双输”。
与中国达成一份自由贸易协定对加拿大而言是一个大好机会,因为这将让加拿大优先进入继欧盟和美国之后又一大型经济体。这也有助于加拿大企业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瑞士竞争对手公平竞争,澳新瑞三国的企业正根据它们国家与中国签署的自贸协定运作。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已近四年的时间。外国观察人士担心,中国将用经济援助交换对其安全与边境主张的支持,以增强其地区影响力。
土耳其和中国应明确两个要点。首先,目前还不清楚“中间走廊”如何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SREB)。两者融合最重要的迹象之一是,中国积极参与建设埃迪尔内至卡尔斯的高速铁路。
要保持领先,必须加快速度。中国领先是因为它有一个构建高科技经济的战略,而且多年来一直不惜花费巨资。中国已拨款数十亿美元用于研究和获得半导体组件、5G电话、人工智能和超级计算机——这些是对未来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先进技术中的一部分。而美国在相同领域仅勉强分配了数百万美元。
在特朗普政府的领导下,市场正在低估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增长的风险。事实上,美国对中国金融机构和个人实施的任何单边制裁只会增加贸易摩擦。
中美全面经济对话这一重要会议未产生任何新的协议令许多人惊愕。目前的问题是:现在怎么办?美国应该做什么?中国应该做什么?它们会做什么?在美国政治层面,特朗普政府一直把美中双边贸易逆差视为核心问题。但在任何情况下,对于中国有不同看法的经济问题,美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看法。
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及特朗普政府政策优先级的不确定性是推动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形成更为密切合作伙伴关系的动力。对国际秩序和区域稳定的可靠性与可持续性的疑虑促使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发展新的合作形式以应对不确定性。
中国应改革政策,吸引更多外国投资。全球经济已开始依赖充满活力的中国经济增长。但两位数的年增长率一去不复返,也无法保证继续强劲增长。在试图解决人为刺激、不良贷款和可疑投资这些严重问题之际,中国应通过改革重振其作为外国投资赚钱目的地的吸引力。
如今,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越发强大。即使印度拒绝加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仍是印度的首要贸易伙伴,同时是所有中亚和南亚国家的重要市场,这使得这些国家几乎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中国现在需要采取大胆行动,在国内进行改革,以匹配其全球性倡议。通过国有企业改革将帮助中国保持强劲增长,也有助于中国向全世界展示其有能力成为一个优秀的全球领导者。
鉴于中国不断增长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将扮演何种国际行为主体的角色?当前的发展趋势意味着中国在亚洲和更广泛区域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将向什么方向发展?欧洲可以如何与中国合作伙伴进行互动,同时维持自身的立场和利益?本文是欧盟安全研究机构特别小组于2016年12月到2017年3月期间在巴黎和布鲁塞尔开展的三次研讨会的成果。
马其顿还没有完全从近期的宪法危机中恢复,该国又出现了严重治理问题。政府变更后,在损失1.55亿欧元国家预算的指责声中,中止了由中国提供资金的基塞沃-奥赫里德高速公路项目。作者指出,中国在西巴尔干半岛的投资未来将继续增长。引导投资走向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尊重法治和有效治理标准符合该区域政府以及欧盟的利益。
作者认为,相比欧盟,某些欧盟成员国和准成员国更容易被中国吸引。欧盟应该认真倾听下这些国家的需求。早在2014年,欧盟就发布了自身的连通计划。中国如欲涉入欧洲事务,欧洲应邀请其加入欧盟的连通计划,而不是跟随中国的步伐。
显示 8236 条中的 7321 到 734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