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吸引了众多包括香港企业在內的中国企业前往投资。然而,巴基斯坦政府、商界和民众对来自香港、內地的企业到底持什么态度?巴基斯坦整体的舆论环境是否非常合适香港企业前往投资?港商如果过去投资,有哪些领域需要特別留意呢?
普华永道发布最新报告《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未来经济合作趋势展望》。
长期来看,“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推进将有利于推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打造陆海统筹、东西互济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进而提升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确立我国的世界大国地位。与此同时,作为建国以来我国首次主导的大型境外区域经济开发计划,“一带一路”建设置身于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和金融环境中,准确识别沿线各区域、各国风险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建设和投资计划,将是该倡议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国家主权信用风险评估涵盖一国政治、经济、金融、财政和外部五大评级要素,是一国整体风险状况的高度浓缩。
周边是“一带一路”早期收获的首要地区。丝绸之路精神在周边的落地体现在“亲诚惠容”外交理念上。共建“一带一路”,让周边外交有了抓手。中国希望与周边国家家共同努力,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沿边地区开放,深化沿边省区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塑造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巩固和扩大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长远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更好地培育周边国家间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2017年上半年GDP增长率为6.9%,较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2016年一季度以来,季度GDP增长率都未低于6.7%,且2016年第四季度还出现了小幅回升。这一增长轨迹表明经济增速下降过程已经基本触底。
9月6日,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区块链”百人会会长吴志峰在2017SAP中国峰会上做了题为“区块链引领金融科技”的主旨演讲,他认为,区块链是金融科技的核心,它将引领金融科技的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4年来,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地有序推进,众多国家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新动力。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正式开始实施。“一带一路”横贯亚、欧、非三大洲,沿线多个国家,既有发达国家,也有正在快速发展的新兴国家和经济基础较薄弱的地区,各国基础设施建设极不平衡。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基础设施存在着不断更新升级的改扩建投资需求;对于新兴国家和经济基础较薄弱的地区而言,基础设施严重滞后,需要引进国外资本加快建设。
“一带一路”建设成为相关国家抓住产业承接机遇,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的难得机会,因此有不抓住“一带一路”就抓不住21世纪机遇的说法。“21世纪是中国世纪”,“中国世纪来临的标志就是`一带一路’”。它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对接各国政策和发展战略,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协调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在之前的外贸相对低谷期,国家连续出台支持政策,同时企业积极求变、转型升级,加之国际贸易环境改善,终于造就了现在的外贸形势好转。外贸进口和出口扭转了“双降”的局面,实现了“双升”。
近日,普华永道全球主席罗浩智(Robert E. Moritz)先生一行出席第29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IBLAC)。本次上海之行,罗浩智先生围绕今年的大会主题“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带来了最新的观察和建议,以“如何强化上海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合作?”为题作大会发言。会议上,罗浩智肯定“一带一路”是高瞻远瞩的倡议,能够让资本、商品、服务在中国及其他国家地区联动。“一带一路”将成为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上海有实力有优势成为“一带一路”项目的融资中心。
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全球性,其影响力也远远超出了一国一地。成都作为“一带一路”枢纽城市和西部地区国家中心城市,其城市发展的影响力是区域性、全球性的,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背景下,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成都实践”将转化为“全国范例”和“全球实践”,成都需利用好地缘优势和国家开发开放战略的历史机遇,以全球治理的视角探索由“成都方案”向“中国方案”和“全球方案”的转化路径。
当前,可持续基础设施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成为国际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趋势。其中,经济可持续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尤其重要,它不仅要实现项目的财务稳健,达到预期投资回报率,更要使项目融入当地产业一体化进程,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经济可持续与“一带一路”所倡导的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充分契合,同时也对中国企业对外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日,由民建上海市委和奉贤区政府联合主办的“上海创新智造高峰论坛”在奉贤区举行。民建中央副主席、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市委主委周汉民作主旨演讲。他表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抓手和关键是制造业,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须靠智能制造。
2017年以来我国对外投资出现什么迹象?影响当前投资趋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哪些地方是对外投资的潜力之地?对美投资空间在哪里?企业对外投资要防范哪些风险?
曾培炎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目的在于实现各国抱团取暖,促进结构调整,探寻共同繁荣之策。“一带一路”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不会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一带一路”倡议不是地缘政治工具,也不是对外援助计划,而是务实合作平台,是联动发展倡议,也将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造新的机遇。
综合城市规划将有助于遏止亚太城市的衰落,并道出该地区未来盛衰间的差异。“亚太地区建立未来城市计划”这一技术援助确定了新的方式,特别是“未来城市”的方式,用以应对城市化挑战。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海外基础设施项目成为这一轮海外投资的热点。海外基础设施项目通常具有时间跨度长、资金需求量大、投融资结构复杂、对建造/运营水平要求高、参与方众多且各有不同利益诉求等特点,如何在启动项目之前就做到“知己知彼”?如何准确识别项目的主要风险?如何将风险分配原则合理、有效地落实在项目协议中?
打造区域性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中心,吸引更多涉“一带一路”纠纷当事人到中国化解纠纷,需要深化改革,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平台,以充分发挥调解、仲裁和诉讼的特色和优势,满足当事人的多元需求。
敦煌网近日发布《“一带一路”跨境数字贸易(出口B2B)发展报告》,据该报告显示,受“一带一路”倡议利好,中国的跨境电子商务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中国-东盟合作的进一步深入,东南亚地区数字贸易发展呈现出巨大潜力。
显示 7360 条中的 5521 到 554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