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需要设计和训练自动化系统,让其尊重和认识人类世界的多样性,而不是去危害它。在全球范围内,理工科和数字技能教育生态系统是男性化的,导致少数群体在技术产品的代表性严重不足。
合乎道德的人工智能坚持把个人的重要性和权利置于所有数字产品更大的效用范围之上。个人对公平的定义在很大程度上管理着该领域的伦理和治理。因此,透明度和问责制成为其重要特征。随着人们对未来技术越来越信任和偏好,需要在审计框架中更加严格地嵌入这些价值观并加以控制。
本政策简报对奥地利、比利时、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和葡萄牙提交的国家复苏计划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表明,欧盟复苏基金赠款总额(按GDP的百分比)与公共投资加速之间没有显著关系。这表明复苏基金的资金主要用于资助现有的投资项目。
过去5年,全球自杀式袭击事件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2021年下降尤为明显。这一趋势显然是“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军事失败后实力显著削弱,以及西方军队在中东和南亚战区的撤离或大幅削减的综合结果。
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世界各地人民的生计,并考验医疗体系,老挝也不例外。由于老挝对旅游、贸易和服务的依赖,老挝经济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该国GDP增速不太可能很快达到疫情之前水平。尽管世界银行预测,2022年老挝GDP增速为4.5%,但这仍远低于疫情前的增速。
欧盟国家利用财政政策来应对健康危机并遏制随之而来的经济影响。与此同时,欧盟也集体提出了一项复苏计划,建立了5600亿欧元的复苏基金(Recovery and Resilience Facility)。
希腊家庭(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在获得基本医疗服务方面难度过大。这个问题并不新鲜:尽管危机前医疗保健支出增加,但希腊未能实现普及,而西班牙等其他国家则成功实现了这一目标。
在人们摆脱新冠肺炎疫情之际,美国总统乔·拜登的经济政策正将美国推入萎靡不振和滞胀。现在,美国正面临一场严重的经济衰退,这将给数百万美国人带来严重的经济痛苦。
自2019年第3季度以来,美国25岁及以上女性劳动力人数下降了1.3%,与劳动力中男性下降幅度类似,为1.1%。没有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女性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数要多于受过同等教育的男性。然而,疫情并没有中断受过大学教育女性劳动力的长期收益。是什么原因导致在疫情期间,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女性劳动力撤离人数高于男性?
2021年秋季,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全球卫生政策中心和拯救儿童组织召开一系列圆桌讨论,重点讨论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加速实现与孕产妇、新生儿和儿童健康(MNCH)相关全球目标的进展。尽管疫情没有直接导致大多数国家儿童死亡率大幅上升,但疫情对全球孕产妇、新生儿和儿童卫生服务的获取产生了负面影响。
关于美国政府是否应该积极规范医疗保险计划中的药品价格,以及这将如何影响商业医疗保健市场,人们一直在进行辩论。
在全球范围内,还需要做更多工作,以推动获得必要的新冠配套疗法。这将取决于国际社会加大对治疗研发的资助。需要召集全球努力,协调各国监管程序并加强生产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继续对全球卫生系统、经济和生计产生显著影响。在已经面临紧缩和不平等加剧等社会挑战的情况下,这种影响尤其严重,这被称为“交叉危机”。本文重点关注202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新冠经历。
但根据皮尤研究中心2021年进行的一项新调查分析,在几个方面,自大约10年前以来,年长人群采用关键技术的人数显著增加,年长和年轻成年人之间差距已经缩小。
尽管政府不断努力,但中国出生率依然持续下滑。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18日公布的数据,中国2021年出生人口1060万人,比上年减少140万人,连续5年增长放缓。2021年死亡人数为1010万,接近出生人数。这些数据表明,中国或将很快面临人口萎缩挑战。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美国应该把重点放在把人们的身份从消费者转移到准备加快全球数字化竞争力的生产者和创新者身上。但这样做需要对数字鸿沟有一个更清晰的定义,避免过分强调设备和家庭宽带连接。国家的努力必须带来新的、多样化声音,明确互联互通可以弥合居民面临的经济和社会分歧。
新的全球秩序将中国定位为世界大国。中国的社会和经济目标对新技术的开发有一种特别的执着。这一点在年轻的城市深圳身上也有体现,在那里,未来是主角。人们在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中看到了中国的未来以及文学家和艺术家们对未来的畅想。
世界各地女性拥有的企业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打击,比男性拥有的企业关闭比率更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种:部分原因是女性集中在疫情期间需求下降幅度较大的部门,也因为现有性别差距影响她们的适应能力。
本文作者认为,现有的最佳证据仍然表明,基于部门的项目仍然是为美国弱势劳动者所做的最成功教育和培训工作。尽管在扩大这类项目的规模和限制其成本方面仍存在重大挑战,但迄今为止,有证据表明这些项目的有效性,它们应继续成为未来劳动力政策的主要支柱。
为结束这一大流行病,有必要通过基于团结的方法来对抗疫情,以减少南北方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差异。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出现表明,如果不在全球接种疫苗,大流行病就不会停止。它重申了“疫苗民族主义”的局限性,并强调了改善全球抗疫机制的必要性。
显示 7340 条中的 1221 到 124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