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中国对新冠疫情采取封控、大规模检测和严格的入境隔离等零容忍政策,这让该国没有出现大量死亡病例,也确保了从苹果手机、特斯拉汽车到化肥等各类商品继续运往世界各地。如果消费者和企业想继续购买中国制造的商品,而不必忍受供应短缺和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就应该希望中国能继续奉行新冠清零政策。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政府已强制使用新冠疫苗接种证书来证明疫苗接种、康复或最近的阴性测试,并要求个人出示证书才能进入商店、餐馆、教育或工作场所。为了评估证书的影响,作者根据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创新扩散理论进行了反事实推理。
持续存在的供应链危机对世界各地的社会构成了严重威胁,但解决这个问题不是靠各国政府为了获得资源而采取更有力的干预,也不是退出全球化,而是靠建立起一个有韧性、多样化的供应网络。这些网络不依赖于一个来源,而是在世界各地寻求更多的连接。
自2021年10月以来,能源价格上涨、私人消费增加和供应链延迟导致通货膨胀飙升。大多数欧洲国家反应迅速,从10月份通胀达到创纪录高位开始就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布勒哲尔国际经济研究所收集了一些欧洲国家的政策,以便概述欧洲人对高能源价格的反应。
本文从消费和供应的角度讨论了疫情对用电的影响,列出6个最常见影响:电量需求和消费下降;因电费问题进入无电状态;电力接入速度放缓;从长时间用电改为只满足基本用电需求;离网企业财务状况差;资金改用于与疫情相关的倡议。
随着新年的开始,法国担任欧盟理事会主席国。欧盟的核心议程是为欧盟探索一种新增长模式。在一个变革时代,这是绝对必要的。
人权理事会以43票多数、4票弃权通过“享有清洁、健康和可持续环境人权”第48/13号决议。该决议得到了1300家非政府组织,环保活动人士和企业的支持。这项决议明确将可持续环境定义为一项人权。
苏联一度被认为是研究地球最神秘大陆南极洲方面的领先者。但世易时移。如今,在中国同行面前,俄罗斯科学家自愧不如:该国已建成四座配备最新技术设备的南极科考站。
在经历了2020年的经济停滞和2021年的劳动力市场动荡之后,通货膨胀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从阿根廷到德国,从美国到意大利,物价以数十年未见的速度飙升,成为压倒其他一切问题的2022年世界经济最大挑战。
奥密克戎变异株正在欧洲迅速传播,甚至在疫苗接种水平较高的国家亦是如此,包括那些迅速开展疫苗加强针接种的国家。本文作者呼吁欧洲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应对眼前的威胁,并迅速采取行动制定联合计划,以有效应对奥密克戎和未来变体。
英国《金融时报》网发表题为《在中国科技巨头的监管运动下,腾讯采取更安静的投资策略》的文章称,约五年前,腾讯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曾向其他中国商界领袖夸口道,他的公司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正变得越来越像一个水或能源的供应商,就像基础设施一样。
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比利时)负责人Hosuk Lee-Makiyama在《滴滴的特殊案例:布鲁塞尔从中国监管行动中学到了什么》一文中表示,2021年12月3日,滴滴响应中国有关部门宣布将从美国退市,并将转至香港交易所上市。滴滴拥有6亿用户(是优步的6倍多),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网约车平台。
加拿大国际治理创新中心发表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学副教授Henry Gao在《中国电子商务的漫漫长路》一文中表示,自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在电子商务方面基本保持沉默,直到2016年才在 WTO 首次就电子商务问题提交意见书。
英国《金融时报》网发表题为《在中国科技监管浪潮下,字节跳动缩减投资团队》的文章称,随着中国监管机构对国内科技巨头加强反垄断审查,TikTok的母公司字节跳动决定解散投资团队。该司在2022年初对业务进行了盘点和分析后决定加强业务聚焦,“减小协同性低的投资”,同时解散其集团级战略投资团队。
随着2022年到来,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小心谨慎地庆祝新年到来。在阿富汗,这一流行病不再是主要关切,确切地说,人们关心的是粮食或者说是粮食缺乏问题。本文着眼于导致粮食不足的主要驱动因素——经济崩溃、冲突、干旱,简要展望阿富汗危机及其对所在地区的影响。
疫情危机以及由不确定性和疫情应对措施(如封锁、社交距离和旅行限制)导致的供需下降,给CAREC国家带来了严重冲击。本文评估了疫情对CAREC国家家庭收支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和气候变化等持续和紧迫的全球危机,使人们重新关注全球公共产品的交付。全球公共产品有利于整个世界,而且只能通过国家间合作提供,如公共卫生、气候行动以及和平与安全。与此同时,很明显,需要强有力的国际合作来解决与准备或减轻这些危机有关挑战。
世界正无声无息地走向另一种流行病:全球耐药感染病例的增加。最令人担忧的是抗生素耐药性,“超级细菌”对用于治疗传染病的药物产生耐药性。世界各地抗生素过度使用,推动难治性细菌扩散,这不仅直接造成很多人死亡,还可能破坏现代医学。
由于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危机,许多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正面临严重经济危机和公共支出缩减,卫生部门受到严重打击。本文作者相信,让非洲和欧洲专家合作会促进有效的卫生支出。
自冷战结束以来,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之间关于安全的辩论已经从传统的军事或国家安全转向更广泛的安全概念——例如,包括“人类安全”等概念。最近,人们普遍认为“大国竞争卷土重来”,甚至重新担心大国战争。同时,特别是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安全”的概念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经济和卫生政策等其他领域。
显示 7340 条中的 1201 到 122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