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一大早,20岁的塔鲁便赶到当天在科伦坡开幕的2018“留学广西”国际教育展。这名刚刚在中国重庆师范大学结束6个月汉语学习的斯里兰卡女孩,希望找到心仪的中国大学继续深造。为更多斯里兰卡学生提供优质高等教育不仅是“留学广西”国际教育展主办方的初衷,也是斯里兰卡人的心愿。
国家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政策上正持续发力。不久前,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三大类18项重点任务,并提出“三步走”目标,到2030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第11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白俄罗斯赛区决赛15日在白首都明斯克举行,来自白俄罗斯各地的17名中学生参加了比赛。
第17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波兰赛区决赛15日在波兰西部城市波兹南举行。就读于格但斯克大学中文系的朱丽思连闯三关,一举夺魁,将代表波兰赛区前往中国参加总决赛。
第11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意大利暨圣马力诺赛区预选赛14日在意大利比萨市举行。来自意大利和圣马力诺11家孔子学院的36名选手参加了比赛。
中国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底,共有约50万名外国留学生在中国高等院校学习,其中,“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留学生约32万人,占来华留学生总人数超过六成。来华留学生规模持续扩大,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
第17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斐济赛区预选赛12日在位于斐济首都苏瓦的南太平洋大学主校区落幕,来自斐济、所罗门群岛等南太平洋地区孔子学院的11位学员参加了比赛。
第17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白俄罗斯赛区决赛11日在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来自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的安东·楚达克和尤莉娅·列维茨卡娅分获冠亚军。
立陶宛“汉语桥”中文比赛12日在首都维尔纽斯大学道纳莱提斯讲堂举行,今年的最大亮点是当地中学生首次在“汉语桥”舞台上亮相。
来自中国11个省市的60多所高等院校10日至11日在印度东部城市加尔各答举行教育成就及招生展,印度联邦议员萨曼塔、西孟加拉邦教育部官员、当地大中院校师生、华侨华人等千余人参加了展会开幕式。
5月8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一带一路”水利水电高峰论坛暨乌拉尔学院启动仪式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举行。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代表和中方相关单位代表参加会议。
作为与经济发展联系十分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中国的职业教育开始走向世界,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记者从7日在天津举行的“2018年职业教育国际研讨会”上获悉,以“鲁班工坊”为代表的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模式已经在海外开花结果。
马云公益基金会7日在此间宣布,将向约旦拉尼娅王后教育与发展基金会捐助300万美元,用于支持发展教育事业。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和约旦王后拉尼娅出席了当天的捐助签字仪式。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和深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来华留学人数持续增加。
“汉语桥”第六届全俄中学生中文比赛27日在莫斯科圆满落幕。 本次比赛4月25日至27日在莫斯科举行,以“学会中国话,朋友遍天下”为主题,分为主题演讲、语言游戏和才艺表演3个环节。比赛由中国国家汉办主办、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教育处承办。
由中国四川省教育厅主办、波中教育基金会协办的“2018美丽四川中欧行——高等教育展”26日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来自四川的16所高校参加了展览。
印华中文学校从开班时仅有6名学生,到如今已在新德里、孟买、古尔冈、浦那4个城市开设了18所分校,拥有30多名教师和1000余名学员。几年中快速发展壮大,印华中文学校成为印度“汉语热”的一个缩影。
由中国援建的桔井大学25日在柬埔寨桔井省桔井市举行启用仪式,将掀开柬东北地区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以前在巴西,普通民众一提起中国,就只会想到大熊猫和功夫。而随着两国间经贸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巴西,在这里投资兴业、定居生活,巴西民众对中国的兴趣也日益增长,开始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
北京交通大学乌拉圭研究中心揭牌仪式23日在北京举行。该中心旨在通过对中乌关系,以及乌拉圭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领域的研究,力争为有关政府部门提供支持,成为中乌两国民相亲、心相通的桥梁。中国和乌拉圭相关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媒体代表等出席仪式。
显示 2099 条中的 1881 到 190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