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12日表示,该行成功组织新加坡参展商参加了11月6日至8日由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和中国银行共同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贸易投资对接会,并取得丰硕成果。
记者11日自国家开发银行获悉,为提升普惠金融服务可得性、覆盖面,国家开发银行与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加强合作,持续推动转贷款业务增量扩面,今年已发放转贷款2104.3亿元(人民币,下同),新增支持约22万户小微企业。
据人民银行官网消息,人民银行发布10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09.45万亿元,同比增长10%;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970亿元。
据人民银行官网消息,人民银行发布10月金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33.62万亿元,同比增长8.7%。此外,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8262亿元,同比多增1364亿元。
据人民银行官网消息,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芬兰央行新兴经济体研究院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了视频演讲。易纲表示,截至今年10月8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350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1.23亿个,交易金额约560亿元。下一步,将根据试点情况,有针对性地完善数字人民币的设计和使用。
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央行达斯指出,无论是对宏观经济,还是金融稳定,加密货币都是需要密切加以关注的。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8262亿元,同比多增1364亿元。截至10月末,我国本外币贷款余额196.38万亿元,同比增长11.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90.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9%。
由中国工商银行(澳门)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筹备的澳门证券基金行业协会,9日在澳门成立并同步进行就职仪式。
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和美国可持续金融学院(Sustainable Finance Institute)于9日上午举行了线上签约仪式。
新加坡金管局9日宣布,将通过2022年1月1日生效的“沙盒+”(Sandbox Plus)计划再次加强该国的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框架。
中国人民银行8日宣布,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人民银行将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提供碳减排贷款,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
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8日在2021年新加坡金融科技节和新加坡科技创新周活动上宣布,启动金融领域国家人工智能计划。
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8日参展当天开幕的2021年新加坡金融科技节。
11月7日上午,作为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配套活动,“擎动长三角 共享一体化”金融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来自产学研界领军人物汇聚一堂,共话金融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本次活动由交通银行主办,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指导。
安永7日在第四届进博会上发布《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报告认为,“十四五”期间,中国将建设更加开放兼容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国际化机制,推进中外标准的互相比对、认可、采用和转化。
11月6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贸易投资对接会在上海拉开帷幕。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共组织162家山东企业赴沪参加现场跨境对接。据了解,四届对接会以来,山东中行携手超500家企业参与进博,达成意向合作金额近5亿美元。
中国太保产险、松下电器和三井住友海上中国6日在第四届进博会上签订合作协议,三方旨在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提供创新保险产品服务,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普及,为实现低碳减排社会做出贡献。
据悉,为更好发挥自身职能作用,进出口银行将依托“易惠全球”专项金融服务方案,积极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差异化融资需求,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印度央行每周五公布其外汇储备情况。数据显示,相比报告期前一周,印度央行的外汇储备增加19.19亿美元。
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表示,中国在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同时,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目前,中国已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贸协定,与自贸伙伴贸易额占外贸总额近35%。
显示 6705 条中的 3041 到 306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