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连接陕甘宁三省区的银西高铁,迎来周岁生日。开通仅一年的银西高铁,最高峰开行列车达45对,开行方向也不断延伸。“朋友圈”遍及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众多城市。
据了解,黑河市的多样地貌和冬季的寒冷、干燥,造就了试车“热产业”。作为中国寒区试车领域的“标杆”,黑河市承担全国80%以上的寒区试车量。
11月1日至今,已有超过1200吨阿富汗当季新鲜松子搭乘27架次包机来到中国。从上海进关后,这些新鲜松子被送往浙江的加工厂炒制和罐装,再通过国内经销商出售给中国消费者。
12月26日,由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与日本经济产业省、日中经济协会共同举办的第十五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以视频方式举行。
板栗南瓜等特色农产品进了线上“乡村振兴馆”,村里便利店的老板兼职干起了网络直播、不少村民走进产业园当起了产业工人……“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湖南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荣获了湖南省“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称号。
12月23日由成都兴城文化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主办的“四川标志性地方物产”平台启动仪式暨熊猫王国联名签约发布会在成都正式举行。
智利、阿根廷、墨西哥、巴西等国家政商界人士近日纷纷表示,期待在多领域加强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在食品、医疗卫生、旅游业等领域深化投资贸易关系。
“我们对中国市场前景充满信心,预计到本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保险市场。”瑞士再保险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热罗姆·埃热利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这样表示。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即将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23日表示,目前,国内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中资企业投资建设的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快速路主线架梁贯通仪式23日在内罗毕举行。肯尼亚总统肯雅塔出席仪式并表示,中方的项目有力促进了当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升竞争力。
日前在曲靖召开的“2021年中国硅业大会暨第三届新能源材料(硅基)产业技术高层研讨会”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原副会长、硅业分会会长赵家生就“双碳”目标下中国硅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进行探讨。
在新冠疫情反复、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仍不确定的背景下,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有效防控疫情、经济增长稳健、新兴产业升级、投资渠道扩大、人民币汇率稳定等多重因素,使得中国资本市场越来越受到国际投资者青睐。
云南省委常委、曲靖市委书记李石松表示,到2025年,曲靖市将力争建成“世界光伏之都”核心区。
12月22日,“2021年中国硅业大会暨第三届新能源材料(硅基)产业技术高层研讨会”召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云南省、曲靖市相关部门、企业共300余人相聚曲靖,共商合作,共谋发展,共襄盛会。
首届中国(黑龙江)国际绿色食品产业博览会和第四届中国·黑龙江国际大米节将以“稻米飘香世界”为主题,突出“中国大米、世界餐桌”“龙江大米,国际品质”理念,“展、销、论、播”相结合,打造大米行业国际化“云”盛会。
海峡两岸出版交流季暨第四届两岸出版与人文智库论坛21日在福建泉州开幕。两岸60余位出版业者、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共同探讨“十四五”时期两岸出版合作与两岸文化融合的机遇与发展。
今年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与台湾一水之隔,厦门经济特区因“台”而设、因“台”而特,是两岸融合最前沿。40年来,厦门经济特区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的新路,努力打造台胞登陆的“第一家园”。
21日上午,许昌市人民政府与河南物资集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暨“许郑欧”公铁联运国际班列发车仪式在河南许昌保税物流中心园区举行,至此拉开双方在多式联运、物流贸易、信息科技等现代物流合作方面的序幕。
2021年12月18日上午,老街省农林水产质量管理支局局长王进士表示,老街省建议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调整政策,尽快与中方谈判,通过正贸向中国出口菠萝和肉桂产品。
显示 2741 条中的 1161 到 118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