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口牛排,嗦一口螺蛳粉,在社交媒体平台,英国美食博主苏菲的视频“圈粉”不少网友。
穿唐装,唱秦腔……他说陕西方言,迷恋中国文化;在中国创业,搭中非沟通之桥。来自刚果(布)的非洲小伙英勇,把西安当成第二故乡。
来自约60个国家的300多名志愿者乘坐“望道”号将全球最大的海上书展带到世界各地,与当地民众共享阅读书籍和获取知识的乐趣。
首届北京文化论坛7月25日在北京开幕,发布“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1年度十件大事”。
巴西中央银行当地时间26日正式在其官方网站发售巴西独立200周年纪念币,一套两枚,其中一枚面值为5雷亚尔的硬币是银币,另一枚面值为2雷亚尔的是铜币(铜镍合金)。
文化传承有哪些新趋势?文化发展有哪些新理念?25日至26日,首届北京文化论坛举办期间,各界人士围绕“推动文化创新 赋能美好生活”这一年度主题,就传承与保护、发展与创新等话题展开深入对话、广泛交流。
5000多种书目、约80万本书籍,随着“望道”号书展船12日靠岸马耳他瓦莱塔大港,马耳他“书虫”迎来一段沉浸在知识海洋里的美好时光。
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第32届香港书展26日落下帷幕。为期一周的书展共吸引85万人次入场,人均消费达879港元。
“新华荐书”是在中国出版协会、韬奋基金会指导下,由新华出版社联合新华每日电讯、半月谈、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参考消息、瞭望、经济参考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新华网、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搜索等共同发起的社会性公益文化活动。
25日,第21届世界大学生“汉语桥”中文比赛哥伦比亚“塔德奥大学孔院杯”云大赛以线上方式成功举办颁奖式。
首届北京文化论坛25日在京开幕,来自政府部门和文化单位负责人、专家学者、知名作家、演艺人士以及基层文化工作者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谱写文旅融合新篇章、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等议题展开交流。
今年51岁的阿根廷人斯蒂文·索特雷是个“中国迷”。小时候,他通过阅读书籍“想象”中国。长大后,他到中国求学,并成为常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系教师。
2022年“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英国赛区比赛24日在英国首都伦敦落下帷幕,21名选手参加当天举行的决赛。
“中国热”和“中文热”近年在阿拉伯国家不断升温,在年轻人中热度尤高。不少阿拉伯国家青年主动以自己的专长向自己国家的民众传播中国文化,成为中阿文化交流的“使者”。
这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年轻女孩,名叫佩丽雅,是个名副其实的“斜杠青年”。屏幕前,她是自信真诚的跨境电商主播,屏幕后,她是认真勤奋的医学研究生。
记者24日从共青团中央获悉,世界青年发展论坛数字经济主题论坛23日在京举行。论坛设有开幕致辞、主旨演讲、青年行动案例分享、嘉宾对话等环节,20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青年代表等在线上线下共话数字经济新机遇。
2022年“文化中国·水立方杯”海外华人和港澳青少年中文歌曲大赛斐济赛区活动24日在首都苏瓦(SUVA)成功举办,共有28位选手通过现场或线上的方式参赛。
目前,张子月的加工企业年可产景泰蓝6000多件,主要出口西欧、北美等国家和地区,售价从几百元到数万元不等,带动了本村及周边村民100多人从事相关产业,成就了“指尖经济”。(李忠富)
显示 9113 条中的 3161 到 3180 条结果
走进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会场
走进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
新华全媒+丨从新能源汽车看中国与世界“链接”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