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遇见中国——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系列文化展”的收官之作,“中华水塔——三江源”与“鲁迅文学之路”联展9月1日在德国特里尔拉开帷幕。
为期两天的2018世界食品峰会30日在哥本哈根开幕,来自39个国家的官员及食品行业代表与会,呼吁全球共同应对食品安全挑战,探讨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中国电影频道和黎巴嫩国家电视台30日在贝鲁特签署“2018中国电影月”赠播协议,后者将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播放10部中国电影。中国驻黎巴嫩使馆临时代办蒋祖扬、黎巴嫩新闻部总司长哈桑·法勒哈等出席在黎巴嫩国家电视台总部举行的协议签字仪式。
8月30日是滇缅公路通车80周年纪念日。《滇缅公路通车80周年纪念邮册》当日在滇西抗战主战场之一的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首发,百余件珍贵历史文物同时向公众展出。
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29日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开幕。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得主、美国导演达米安·沙泽勒执导的传记电影《登月第一人》作为开幕影片亮相。
作为国际知名的专业现代舞展会,2018年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北威州)国际舞蹈博览会当地时间29日晚在杜塞尔多夫舞蹈之家剧院开幕。中国受邀担任本届博览会的主宾国,这也是北威州国际舞蹈博览会自创办以来首次引入主宾国。
美国洛杉矶亨廷顿图书馆内的“流芳园”(亦称“中国园”)之美令28日到访的嘉宾们心旷神怡。更令他们向往的是,这座中式仿古园林18个月后将扩大3倍多,达到12英亩(约合4.9公顷)。
“丝路花语——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之旅”系列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按照活动计划,广州市相关文化机构将于9月赴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及塞浦路斯开展推介活动和文艺展演,届时南越王宫博物馆组织的《辽阔的南海——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专题展览也将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多地开展。
以“对话·交融”为主题的第四届香港文化节将于9月14日开幕,活动期间将举行多场展览、研讨会、音乐表演、电影放映等活动,将不同传统艺术元素融入节目中,向市民及游客呈献最地道的香港文化精髓。
由中国、英国、丹麦等国艺术家联合打造的原创大型歌剧《马可·波罗》,不久前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剧作展示了各民族渴望融合发展的强烈愿望,彰显了维护丝绸之路畅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这部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成立后推出的首部原创大戏,获得观众和专家点赞。
埃及国家电视台将于下月陆续播出7部中国电影,每周播出一部,连播7周。根据中国电影频道与埃及国家电视台日前签署的协议,自9月27日起,埃及国家电视台第二频道每周四晚播出一部中国电影。这些影片是《大唐玄奘》《十二生肖》《被偷走的那五年》《那人那山那狗》《爱在他乡》《战火中的芭蕾》和《鲜花》。
以“文化对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由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和中国日报社主办的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五届年会将于10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
韩国希望能够与中国更多的在创作方面有更多的合作,联手打造东方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的品牌。
由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主办的《中日韩共用汉字词典》出版仪式25日在北京举行。词典收录了658个中日韩三国民众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共同常用词汇、词条释义及例句,适用于对三国文化和传统感兴趣的普通民众、游客、学生等人群,是中日韩语言文化合作的最新成果。
“把世界优秀图书引进中国,让中国图书走向世界。”秉持这一宗旨,日前正在举行的第25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成为家门口的国际版权贸易平台,来自93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家出版机构,密切交流合作,助力中国出版走出去。
第11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越南北部赛区决赛,24日在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国语大学举行,来自越南北部6所中学的14名选手参赛。
24日,为纪念中西文化交流先驱庞迪我在澳门逝世400周年,由西班牙文化中心主办的《庞迪我与中国》新版图书发布会在北京塞万提斯学院举行。
主题为“熊猫文化·世界共享”的“首届中国大熊猫国际文化周”23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据了解,此次文化周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四川省人民政府、陕西省人民政府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体活动于8月21日-26日在北京举行,后续主要活动将陆续在四川、纽约、伦敦等地开展。
22日在京开幕的第25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改革开放40周年精品出版物展亮相,通过近5000种展品集中展示我国出版业改革发展40年历程和成就。
23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四川省人民政府、陕西省人民政府和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五洲传播中心、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等单位承办的“首届中国大熊猫国际文化周”在中华世纪坛隆重开幕。
显示 8889 条中的 6781 到 6800 条结果
阿根廷举行兰花博览会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