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8日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了解到,以王建新教授为首的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2017年在乌兹别克斯坦拜松市拉巴特墓地发掘了52座墓葬,根据史料记载及墓葬文化特征专家初步判断,此处应为西迁中亚后的大月氏文化遗存。
“点亮哥本哈根”活动17日下午在丹麦首都市中心的“走街”举行,来自中国的彩灯装扮起这条有着百年历史的步行商业街,舞狮表演也为冬日的街道增添了节日气氛。
中国与孟加拉国的友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两国人民相知相交的纽带,中国高僧法显、玄奘西行取经,孟加拉国高僧阿底峡赴华传教,为双方文化交流开启了先河。如今,两国围绕阿底峡高僧等的考古研究让这段历史更加清晰,丰富了“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内涵,增进了两国民心相通。
为期四天的2018柏林秋冬时装周16日拉开帷幕。本季时装周吸引了全球3500家展商,展示2018年秋冬季最新时装潮流。
16日晚,上海音乐学院原创歌剧《汤显祖》应邀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李斯特音乐大学青年歌剧节上演出,受到观众欢迎。
由斯里兰卡探路者基金会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联合出版的中斯关系论文集发布仪式16日在位于科伦坡的斯里兰卡中国文化中心举行。
激昂的音乐伴随着轻快的曲目——亨德尔的《第四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俄罗斯艺术家冈特瓦尔格有节奏地划动着琴弦,将柔板和慢板演绎得宽广浑厚,演奏现场响起阵阵掌声。
新华社北京1月15日电(记者 关桂峰)历时2个多月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14日晚在北京天桥剧场闭幕。在闭幕式演出中,中国中央芭蕾舞团献上富含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郁年味儿气息的贺岁芭蕾《过年》。
历时2个多月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14日晚在北京天桥剧场闭幕。在闭幕式演出中,中国中央芭蕾舞团献上富含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郁年味儿气息的贺岁芭蕾《过年》。
为期一周的匈牙利第12届布达佩斯国际马戏节14日落幕,中国杂技团选派的空竹《俏花旦》和蹬伞《荷塘月色》凭借高难度的技巧、富有创意的编排和完美的现场表演,分获本届马戏节金奖。
记者了解到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有望在2018年开始一系列展览及公共空间的维护与改造,以更加专业的形象呈现在法国大众面前。为此,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严振全接受了人民网的专访,不仅谈到中心2017年的新尝试与丰富收获,更对中心未来的发展思路做了详细介绍。
1月13日上午,泉州“海丝文化游”征文大赛颁奖典礼在泉州泉港区北大培文外国语学校举行,同时还举行了北大培文外国语学校和晋江中小学生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的“海丝文化游学” 基地授牌仪式。截至目前,泉州市已经有11个“海丝文化游学”基地。
2018年海德堡华人春节联欢晚会13日在德国海德堡市音乐厅举行,精彩热闹的文艺演出透着浓浓的中国年味,吸引了数百名华侨华人、留学生和德国友人到场观看。
中南建交20周年武术文化节暨第一届南非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武术邀请赛12日在约翰内斯堡大学举行。来自南非各地的近50名选手将在长拳、太极等36个项目中一决雌雄。
位于波兰西南部城市卡托维兹的西里西亚大学12日成立中国语言文化中心,旨在推广中国文化,提高当地人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
走过许多城市后再回到香港,很多人不得不感叹这是一座有着自己独特“味道”的城市。茶餐厅、凉茶铺、糖水店……这些深藏在香港小巷深处的老字号店铺不仅让很多老食客吃到记忆里的味道,也让新食客感叹名不虚传。这背后离不开香港老字号店铺经营者一代代的传承。
中国音乐剧场《霸王》11日在纽约亚洲协会上演,一个小时的演出获得观众高度好评,谢幕时掌声经久不衰。演出分为《初鞘》《红颜》《冠勇》《楚围》等8个部分,使用琵琶、阮、古筝、笛箫等中国传统乐器,讲述了西楚霸王项羽的人生故事。
旅居比利时的华人画家阮丽明个人画展10日在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开幕,阮丽明创作的泼墨画《山高水长》等29幅作品将展出3周。
以“传统友谊 历久弥坚”为主题的中柬建交60周年图片展,11日在柬埔寨首相府“和平宫”拉开帷幕。此次图片展由新华通讯社和中国驻柬埔寨王国大使馆举办、金边中国文化中心承办。
11日,“典雅与狂欢:来自雅典卫城博物馆的珍宝”展在上海博物馆正式和公众见面。科拉雕像和舞乐图瓶画器盖两件公元前珍宝在大堂展出。这是雅典卫城博物馆首次在中国展出馆藏文物。
显示 9055 条中的 7561 到 758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