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演吴宇森的翻拍影片《追捕》6日在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非竞赛单元首映。
第二届金树国际纪录片节6日晚在德国法兰克福拉开帷幕,中外各界嘉宾百余人出席开幕式并观看了来自多个国家的纪录片展映。
我国既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又拥有多姿多彩的现代文化。当前,中华文化需要进一步融入世界多元文化的大家庭,世界各国也越来越希望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可以说,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提升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绘画结友谊,2700余名中、老、缅小学生9月5日起将通过“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手拉手活动实现在线交流,共同传递“一带一路”上的友谊和梦想。
首届“中瑞文学研讨会”9月4日在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举行。中瑞两国作家就文学的重要性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
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5日进入第七天,日程过半。好莱坞女星、奥斯卡奖获得者珍妮弗·劳伦斯当晚的红毯秀再次点燃影迷的热情。
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孔子学院拉美中心和巴西利亚大学孔子学院共同举办的《美丽中国》摄影展5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开幕。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由何香凝美术馆、日本日中友好协会和女子美术大学共同主办的“何香凝艺术精品展览”5日在东京上野之森美术馆隆重开幕。
来到哥斯达黎加普拉尔职业技术学校4号教室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上的一副中国对联:年年顺景福星到,岁岁平安好运来。走进门,中国传统花灯悬挂在天花板上,而四面墙壁上贴着的是学生们的汉语课作业:不仅有他们写的汉字、画的熊猫和脸谱,还有剪出来的喜字、福字……
京剧“梅派”代表作之一《霸王别姬》将于今年9月中旬起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阿斯特中国庭院连续演出12场,同期在海外屡获殊荣的3D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也将在克罗斯比街艺术电影院连映3天。
从阿姆斯特丹到布达佩斯,从德国科隆剧院到美国林肯艺术中心,近年来《凤仪亭》《李亚仙》等传统川剧名段进入西方艺术殿堂,获得好评。
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于厦门召开之际,金砖国家电影节4日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开幕。
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总经理苗晓天3日在威尼斯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外合拍电影最近几年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合拍电影类型、种类日益多样化。
近年来,宗教成为国际关系发展中影响力不断提升的软力量。南亚地区是一个多元宗教异质性与包容性并存的地区,既存在不同宗教间的合作共处,也充斥或者隐含着宗教间的分歧甚至冲突。古丝绸之路上中国与南亚之间和平的宗教传播对于当前的“一带一路”建设有着重要的启迪。
中国与意大利影视界代表3日在威尼斯举行合作拍摄电影论坛。与会嘉宾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双方在影视领域的合作前景会更加宽广。
“劳工神圣·中国文化日”活动3日在比利时波珀灵厄市政广场举行,通过一战华工图片展、流行音乐会、舞龙舞狮、书法、厨艺和美食品尝等,彰显中国文化魅力、拉近中比民众心灵距离,同时为11月的华工纪念雕塑揭幕仪式预热。
20余位金色着装的年轻听障演员《千手观音》的曼妙舞姿,把人们带往东方神秘国度;《三岔口》的风趣打斗,引来台下观众阵阵会心笑声;而一曲激昂的盲人独唱《我要飞》,仿佛让人看到中国残疾青年不畏艰难、奋力追梦的身影。
“2017盂兰文化节”1日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举行开幕仪式。活动于1日至3日举行,两项重点比赛亲子盆供堆叠比赛与抢孤竞赛将分别于2日及3日进行。
中国藏文化交流团1日在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举办中国西藏文化主题展演,以图片展结合文艺演出,多方位展示西藏自治区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和经济发展,给现场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受到包括政界和侨团领袖在内的当地民众欢迎。
参加第18届里约热内卢国际图书双年展的中国代表团1日正式亮相,吸引了读者、参展商的广泛关注。
显示 9220 条中的 8281 到 830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