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为“十六世纪的太平洋航线与最早到达中国的西班牙人”的圆桌会议14日在北京塞万提斯学院召开。会上,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历史学教授莱蒂西亚·玛耶尔与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铠分析了十六世纪太平洋航线的开辟历程,解读了以此为载体的东西方经贸文化交流活动。
“粤港澳高校联盟”创盟大会15日在广东中山大学举行。粤港澳三地共有26所高校入盟,将携手打造“粤港澳一小时学术圈”,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协同创新方面展开更深层次合作。
记者15日从正在此间举行的2016年中俄红色旅游合作交流系列活动暨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上获悉,近年来中俄红色旅游合作持续升温,已成两国旅游合作的增长点。
“感知中国·西部文化美国行”系列活动14日在纽约亚洲文化中心开幕,给当地民众送上了一场中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和文化盛宴。
中国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事馆官员15日告诉新华社记者,总领馆当天租用共5架直升机,继续撤离被困在新西兰地震重灾区凯伊库拉的中国游客,争取当天将受困中国游客全部撤离。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27届院士大会14日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开幕,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主持大会开幕式,并向优秀科学家颁发各类奖项。
英国工商业联合会和英国米德尔塞克斯大学14日在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随着中国民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政府对科研投入的加大,大学将在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中扮演重要角色。
“黑龙江日”活动14日在俄罗斯远东重要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开幕,中国黑龙江省省长陆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行政长官米克卢舍夫斯基及来自中俄两国的500余名企业家代表参加了开幕式。
全球变暖让青藏高原冰川后退、雪线上移,造成了米兰屯田和邻近绿洲的历史演变,这意味着空间考古可以提供比单纯遗址考古更全面的环境变迁研究。
致力于向斯里兰卡当地劳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为斯输送专业人才的“中斯联合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前期筹备会12日在斯南部汉班托塔召开。会议探讨了中斯联合针对斯里兰卡劳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
入冬以来,中哈霍尔果斯口岸车流如织,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出境大厅内,入园游客人头攒动。来自霍尔果斯边检站的统计显示,今年1-10月,共计有424万人次游客出入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同比增长44%;进出园区车辆超过8万辆。
记者从此间进行的第五届世界汉学大会上获悉,中日韩三国学者计划共同编撰一部具有三种语言版本的共同常用汉字辞典,以打破语言壁垒,促进三国民众间交流与合作,也为学习彼此语言提供方便。
首届中国希腊城市论坛11日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与会约400名代表均表示,将积极参与两国经贸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友谊与互信,使地方合作更好地促进各自发展和开放,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
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馆及美国亚洲协会得州分会等多家机构共同主办的“感知中国·西部文化美国行”系列活动9日在美国休斯敦拉开帷幕。当天的活动丰富多彩、富有感染力,受到了休斯敦各界人士欢迎。
由饶宗颐文化馆主办的“中华文化·新世界2016”10日在港举行启动礼,一系列文化活动随即展开,以加深大众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由日本东北6县、新潟县、北海道各地方知事组成的“北海道东北地区知事会”于上月26日在仙台市召开知事会议,为吸引及推动入境游事业,会议作出决议要求日本政府从国家层面加强相关扶持力度和放宽入境旅游相关制度。
越南芒街-中国东兴跨境自驾游项目9日试开通,车辆通关后可以在对方国家停留3日。此次试开通时间将截止到2017年1月11日,每日通关车辆不超过100辆。
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与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孙中山与华侨华人”主题图片展9日在京开幕。
作为第18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节中节,第五届“金玉兰”上海国际木偶艺术节8日晚落幕。有12台木偶剧激烈角逐“金玉兰”,而中国木偶剧《赵氏孤儿》与俄罗斯的《竹节公主》最终一起获得最高奖项。
中国驻越南大使馆8日代表中国红十字会向越南红十字会提供10万美元紧急救灾援助,以帮助越南中部受洪灾影响地区克服灾害,重建家园。
显示 9202 条中的 8901 到 8920 条结果
内蒙古二连浩特:中蒙口岸交流繁忙
第五届中蒙博览会人气旺
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开幕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