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就中国部分光伏企业被欧盟取消价格承诺资格以及中国光伏产品对欧出口额大幅下滑回应称,当前光伏产品价格承诺项下的最低限价已严重偏离市场水平价格,中方希望欧盟根据当前市场情况对最低限价水平做出适当调整,尽快彻底终止光伏反倾销反补贴措施。
中葡论坛培训中心于2011年在澳门正式成立,是专门为葡萄牙语国家培训人才的地方。培训中心的课程紧贴中葡论坛部长级会议签署的《经贸合作行动纲领》。成立五年来,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据了解,葡语系国家非常重视培训中心的研习班。来修读课程的各国技术人员和官员一方面来澳门交流经验并学习新技术,另一方面还会将所学的心得分享回各自的国家。
此前曾引发关注的原“北京大红门批发市场”及“天津大胡同批发市场”外迁的大批服装商户落户天津津南建鑫城综合体。9日,该综合体与多家超市、影院、酒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天津津南区首个“电商平台+批发零售基地+加工基地”。
10月5日,由中国企业建造和运营的非洲第一条现代电气化铁路——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的铁路正式通车。伴随着亚吉铁路的开通,新一批埃塞俄比亚铁路人踏上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开始了自己的梦想之旅。据介绍,亚吉铁路的开通将会带动沿线工业发展,还将帮助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培育自己的铁路产业,创造大量就业,越来越多像梅拉库和贝特鲁这样的非洲年轻人将通过亚吉铁路实现自己的梦想。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当地时间7日在华盛顿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高度评价中国供给侧改革取得的成果,中国改革实践和包容性发展理念正为全球经济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对澳大利亚高企的私人债务提出警告,称这或许增加澳国内未来出现金融危机风险的概率。
菲律宾总统发言人马丁·安达纳尔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菲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渊源,两国应妥善处理南海问题争议,继续加强在经贸、基建、人力资源等领域的合作。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当地时间6日表示,中国经济虽然增长放缓,但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仍然是最大的。
基辅国际经济论坛当地时间7日举行“国际合作:乌克兰-亚洲”专题讨论会。乌克兰基础设施部第一副部长克拉夫佐夫在发言时指出,乌克兰对“新丝绸之路”项目寄予厚望,希望在这一框架内发展与中国的互利合作。
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当地时间7日在华盛顿召开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球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大,二十国集团(G20)将切实落实杭州峰会共识,以实现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
记者近日从中国国家林业局获悉,中国将推进森林城市群建设,加强城市群生态空间的连接,构建互联互通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中国国家林业局近日出台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开展森林城市群建设,依托区域内山脉、水系和骨干道路,建设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和大尺度片林、贯通性生态廊道,实现城市间森林、绿地等的有效连接。加强区域性水源涵养区、缓冲隔离区、污染防控区成片森林和湿地建设,形成城市间生态涵养空间。
当地时间10月7日,“2016年中国江苏金融领域引进海外高端人才暨项目跨境合作洽谈会”在英国伦敦金融城市政厅举行。今年是江苏省第二次在伦敦举办人才招聘活动。在去年成功举办的基础上,今年江苏省再一次来到海外招揽高端人才。前期代表团在法国、意大利与荷兰三地举行了文化创意行业领域的高端人才招聘,在伦敦这一国际性金融城市,则将重点放在了金融方面。
由中国企业建设、连接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两国首都的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铁路(以下简称亚吉铁路)5日正式建成通车。亚吉铁路是非洲第一条现代电气化铁路,全部采用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建设而成。通车仪式当天在亚的斯亚贝巴的拉布车站举行。习近平主席特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埃塞俄比亚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和吉布提总统盖莱共同为铁路通车剪彩,并随后登上列车参观。
当地时间10月5日,亚吉铁路正式建成通车。这条铁路是“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装备”。亚吉铁路大部分位于埃塞俄比亚境内,这个东非高原上的国家平均海拔近3000米,被称为“非洲屋脊”,靠近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行驶段风光十分秀美。
2016第22届世界航线发展大会27日在四川成都闭幕,与会人士在探讨航空安全,推动航空业和旅游业联动发展的同时,纷纷表示中国市场是推动世界航空业增长的“发动机”。
亚洲开发银行在9月27日发布的《2016亚洲发展展望报告》更新版中,分别上调了中国今明两年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从今年三月预测的6.5%和6.3%增长到6.6%和6.4%。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2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人民币正式“入篮”是中国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里程碑,也有助于增强SDR自身的代表性和吸引力,促进国际金融市场稳定。
中国政府在肯尼亚援建的中非联合研究中心项目当地时间26日在肯尼亚乔莫·肯雅塔农业科技大学正式移交。
9月28日,第十三届中国制造业国际论坛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开幕,来自国内外的1500多名制造业企业代表、政府代表以及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共同探讨“工业4.0”、“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制造业如何转型升级。
面对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蓄势待发,中国制造如今面临着严峻挑战。专家认为中小制造企业应该以开放的姿态引入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改造生产模式,同时突破成本、人力、管理以及文化的限制,不断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中国路径”。制造业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大幅攀升,中国制造业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成本优势已被东南亚等其它发展中国家逆转,全球市场的大批量订单全面从中国向其它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转移,中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面临不转型就可能被淘汰的危机。在9月28日开幕的中国制造业国际论坛上,与会的专家认为,如今大多数中国中小制造
显示 1791 条中的 1361 到 1380 条结果
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
探访肯尼亚菌草种植园
匠心守艺 传承徽派插花艺术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