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伊始,中国的许多工地上已经忙碌起来。随着各地陆续敲定一季度乃至全年重大项目布局,中国将力拼扩大有效投资“开门红”。
5日,中国援建塞拉利昂外交培训学院项目在塞首都弗里敦正式移交给塞拉利昂政府。
小寒时节,冬意正浓,大连湾海底隧道施工现场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我们正在加班加点地推进隧道内机电安装等后续工程,让这条我国北方首条跨海沉管隧道早日通车。”中交一航局二公司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部负责人说。
记者5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国内首个全息数字电网在江苏建成,通过融合北斗通信、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全面提升电网智慧运检水平,推动我国电力系统加速转型升级。
1月初的上海,最低气温已经逼近零摄氏度。但是在重大工程上海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的隧道掘进现场,因为在地下施工,项目上的气温高达26摄氏度,可谓是“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
东盟投资与贸易合规管理及法律风险防范论坛1月5日在重庆以线上方式举行。近千名来自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政府部门、高校、律师协会、仲裁组织、调解组织、企业商会代表通过线上参会,交流分享企业在东盟投资与贸易合作中的挑战与机遇,探讨法律服务在经贸往来中的功效与作用。
近段时间,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多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期目标,最低为6.5%左右,最高为15%左右;同时也制定了重点项目投资计划。专家预计,2023年一季度基建投资将保持两位数高增长。
新年伊始,一大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上海、四川、重庆、福建等地接连启动重大项目,各地抢抓工期,强化要素保障,想方设法扩大有效投资,力争实现“开门红”。
1月3日上午,四川省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在成都市举行,推进项目共423个、总投资7483.7亿元。这批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将为推动四川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埃及投资和自由区总局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2022财年埃及外国直接投资净增约89亿美元,同比增长71.4%,为10年来最高。埃及央行数据显示,埃及外国直接投资增长主要源于对非石油部门的投资增加,约为116亿美元,同比增长81.3%。
1月4日从新疆粤水电能源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在喀什地区巴楚县建设的三期100兆瓦光储发电项目于日前成功并网发电。
2022年底,由中国政府出资、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奇科河灌溉工程项目正式竣工。该项目将为“北部粮仓”主产区约8700公顷土地提供长期稳定的灌溉水源,惠及当地5000多家农户。
近日,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欧洲分公司设计建设的波兰S14高速公路项目进入尾声,项目所在地罗兹市将成为波兰首个拥有完整绕城高速公路的城市。
1月4日,记者从位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100千伏昌吉换流站了解到,2022年度,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向华东地区输送电量达632亿千瓦时,比2021年增长14.9%,这些电量可满足14亿人19.5天的用电需求,再次打破疆电外送年度累计外送纪录。
1月4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2022年,中国渤海油田全年天然气总产量达到近35亿立方米,创造历史最高水平,其产能将为中国环渤海区域主要省市下游工业民生用户提供充足保障,确保冬季供气稳定。
广西南宁市1月4日举行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开竣工活动,掀起新年第一轮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的热潮。一季度,南宁市计划开(竣)工项目170个,总投资720.98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计划开工项目108个,总投资634.46亿元。
1月4日,中国中车旗下的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与土库曼斯坦铁路用户通过线上签署了3000余万美元的机车备件合同。
记者3日从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022年,西煤东运大通道瓦日铁路货运量达到1.03亿吨,我国再增一条年运量过亿吨能源运输通道。
中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于2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完成浮体总装,标志着全球首座水深超百米、离岸距离超百公里的海上半潜式风电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完成。
今年元旦小长假期间,天津滨海机场累计运输旅客7.3万人次,完成客运运输架次605架次。目前,天津滨海机场客运运输生产已出现回升的趋势,元旦期间日均旅客吞吐量、客运航班运输架次相较12月中下旬分别增长47%、22%,为后续客运运输生产的恢复打下良好基础。
显示 15666 条中的 1461 到 148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