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倒计时1天。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倒计时2天。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倒计时3天。
7月3日,百川向海——“新红专”轮致敬海上丝路文化巡展在海口新海港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观众可近距离参观全球首艘智能研究与教学实训两用船“新红专”轮。
当日,首趟北京至阿塞拜疆巴库的跨里海中欧班列在北京市房山区发出。班列采用“铁—海—铁”多式联运模式,跨越8000多公里,在途运行时间15天左右。班列的开通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中国与欧洲及中亚地区的经贸联系。
连日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普洱基础设施段组织持续开展“夜天窗”作业,对中老铁路的基础设备设施进行养护,确保即将到来的暑运安全。
为期6天的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6月19日在云南昆明开幕。本届南博会有73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2500多家企业参展,覆盖了南亚、东南亚所有国家。
二连浩特口岸是中欧班列中通道进出境的唯一铁路口岸,截至6月14日,2025年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接运出入境中欧班列1645列,同比增长5.11%,其中入境中欧班列850列,同比增长17.73%。
6月12日,第11万列中欧班列从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境。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二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为中欧班列提供“随到随检、即检即放”通关服务,确保中欧班列安全高效运行。
6月12日,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长沙举行。本届博览会以“中非共行动 逐梦现代化”为主题,会期4天。
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贸易规模屡创新高。海关总署6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已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2024年,中非贸易规模首破2万亿元,达到2.1万亿元。
“太阳之光——古蜀文明与世界”展览6月9日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揭幕,旨在以文明对话为纽带,助力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
6月5日,以“走向碳中和之路”为主题的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本届博览会围绕“应用驱动绿色转型”,由主题展览、系列论坛、贸易对接三大板块构成,来自德国、荷兰、日本、英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逾300家行业企业全方位展示全球碳中和领域的前沿成果与实践。
记者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今年前5个月,经中欧班列“东通道”通行班列突破2000列,通行量占全国总量26.3%,其中回程班列通行量占全国回程总量31.9%,为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更多动能。
苇叶裹住旧时光,慢火煨着夏意长。
5月23日,以“共享愿景·共享未来”为主题的“中国(重庆)—阿联酋经贸投资推介会”在渝举行。
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来自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305家展商参展,国际化占比达20%,预计来自110个国家和地区逾3.5万名海外专业观众线上线下参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数量、全球合作机构、参展产品品类之多均创历史之最。
本届博览会以“向新 向实 向未来”为主题,除14个中东欧国家展商参展之外,还吸引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9个国家参展商踊跃参展,其中8个国家的参展商为首次参展。
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是中国和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旗舰项目。目前,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已满19个月,全线站点投入运营近5个月,累计发送旅客数超900万人次。
显示 300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