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7日发布数据,经核算,2019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161927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按现价计算的增速为9.3%,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1.5个百分点。
《海南省多元化解纠纷条例》(以下称《条例》)将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明确,海南自贸港将建立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完善国际商事纠纷案件集中审判机制。通过制度创新,允许境外商事调解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参与商事调解。
美国财政部和小企业管理局6日公布了一份获得“薪水保护计划”援助的企业名单。但由于公布的企业名单不完整且部分资金去向不明,这一旨在为小企业支付员工薪资提供资金援助的计划是否真正帮助到了小企业,引发了公众疑问。
国务院7月7日发布通知,在全国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37项改革试点经验。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飞机行业内加工贸易保税货物便捷调拨监管模式”和“出入境人员综合服务‘一站式’平台”2项改革试点经验成功入选。
随着欧洲新冠肺炎疫情趋缓,各国加快复工复产。与此同时,一些国家疫情出现反弹,不得不再次加强防控举措。分析认为,欧洲需要同心携手、加强合作,才能处理好疫情防控和重振经济的平衡。
6日世界银行发布了一份俄罗斯经济的最新报告。报告称,俄罗斯经济将于2021年至2022年以适度速度恢复。
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全球直接投资流入也将大幅下降。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预计,今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将比2019年下降近40%,可能创下2005年以来的新低。面对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和直接投资持续疲弱的双重压力,今年4月和5月,中国外资流入却连续两个月逆势上涨。那么,外资为何看好中国市场?
近日,中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外贸企业受到政策聚焦。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商务部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正同相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稳外贸稳外资的新举措。在加大支持力度保住中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外贸企业方面,商务部将继续抓好已出台政策的落实,陆续出台相关政策。
德国联邦统计局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价格、季节和工作日调整后,5月德国工业产出环比上升7.8%,扭转了自今年3月以来环比连续下降的态势。
7日,湖南举行“制造强省”融资对接会。350家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建设单位,与各类金融机构就融资需求深度对接,以加快金融活水向制造业传导,夯实“六稳”“六保”基础。
瑞士和英国两国财长6月30日表示,双方已签署一份联合声明,承诺深化在跨境股票交易等金融服务领域的合作。
日本总务省7日公布的报告显示,受疫情扩散、全国实施紧急状态等因素影响,5月日本实际家庭消费同比大幅下降16.2%,刷新有可比数据以来最大降幅。
新冠疫情致全球经济低迷,韩国外向型经济面临巨大挑战。多方认为,中国经济复苏与中韩经贸合作将成为韩国经济下半年发展的积极因素。
阿根廷对债务重组条件做出让步,体现了其期望与债权人能够顺利达成协议的意愿,目前谈判进入了关键的“冲刺阶段”,是否能达成协议对阿根廷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年以来,安徽省蚌埠市多措并举,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
德国伊弗经济研究所6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两成受访德国企业认为新冠疫情令其面临“生存危机”。
瑞典《今日工业报》7月3日报道,由瑞典银行(Swedbank)和采购与物流组织Silf对200多名采购经理就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评估的结果显示,6月份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上月修正后的41.6升至49.2; 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服务业和工业)从上个月修正后的41.1升至48.7。
据南非每日商报网站7月6日报道,财政部表示,企业正在利用财政部实施的税收减免措施,以帮助他们解决新冠肺炎疫情封锁引发的现金流问题。
巴基斯坦《论坛快报》7月6日发表评论,就巴基斯坦新财年经济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疫情不断给全球经济带来冲击,却并未动摇人们对尽快恢复正常经济生活的信心。从盛春到仲夏,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企业家和工人们携手加速复工复产步伐。
显示 19940 条中的 8981 到 900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