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比亚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这里就是为各项工程提供建材的地方。请跟随镜头,我将为大家展示这些材料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在中国建材赞比亚工业园日前举行的“云开放”活动上,赞比亚著名女主持人露露·伍德在工业园现场直播,向非洲民众展现这座现代化水泥厂的生产全景。
2020年上半年,面对疫情侵袭,陕西省西安市仍保持了2.8%的GDP增长。而西安国家级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也交出了亮眼的答卷,三项重要经济指标位列上半年西安市7家开发区第一。
位于两江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的“一带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28日新添国药馆,目前已进入试营业。
8月28日,合肥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主题论坛在合肥高新区管委会一楼多功能厅举行。会议旨在以合肥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发布为契机,搭建产学研沟通桥梁,打通“科学-技术-创新-产业”高科技成果转化通道。
8月28日,安徽合肥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对外发布,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线上信息共享与线下专业服务相结合的模式。
泰中罗勇工业园地处“东部经济走廊”核心区域,也是中国首批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作为“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的重要载体,罗勇工业园目前吸引150家企业入驻,累计工业产值超160亿美元,对推进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境外园区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为提升中国在世界互联网发展格局中的国际地位,助力中国下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突破,中国第一个专注于IPv6产业创新的科技园区——“下一代互联网及重大应用技术创新园”28日在北京正式开园。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由于创新资源禀赋互补性强,“香港科研资源+内地产业资源”成了深港科技合作的重要模式,以深圳为代表的内地城市始终致力于为这样的合作创造更好的条件。
随着园区企业陆续开工,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分类指导,按照“一企一策”原则,积极帮助企业做好复工复产方案。同时,做好跟踪服务、物资保障,确保防疫精准到位。目前,泰达合作区96家入区企业已全面复工复产。
新基建催生新业态新动能。在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安徽蚌埠,围绕5G产业,40多家上下游企业形成集群式发展,从5G基础材料、通信终端配套到场景应用的产业生态已初步形成。
记者从河北新发地集团了解到,河北新发地智慧冷链物流园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明年8月底交付使用。项目建成后将推进京津冀区域冷链物流资源的一体化整合,成为保障首都、雄安新区以及京津冀农产品安全稳定的“城市大冰箱”。
北京市西城区2019年对入驻北京金融科技与专业示范区的金融科技类企业已兑现政策支持资金3000万元,2020年初步安排预算1.5亿元对符合政策的金融科技机构给予支持。
“科创中国”长三角区域创新组织25日在上海启动,将致力助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广西发改委副主任莫前锋23日介绍,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以来,深入推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体系,有力促进了面向东盟的产业体系发展。
2019年,青岛高新区实施了功能区体制机制改革,剥离了52项社会职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功能区,这也意味着必须精准建立与之高度适配的产业结构和经济架构。今年上半年,青岛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7%,工业投资增长56.5%。
18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江苏自贸试验区设立一周年的最新建设进展。其中,苏州自贸片区推出的“新兴产业用地10+N弹性出让”“关助融”等创新举措获得复制推广。
据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新集团”)20日消息,该集团与新加坡胜科集团合作开发的缅甸新加坡工业园区已正式获得缅甸政府批准。这标志着中新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的首个海外园区正式落地,苏州工业园区经验正逐渐走向海外。
记者从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获悉,天竺综保区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园区发展工作,保障首都机场货运口岸畅通、园区平稳运行,上半年实现出口总值295.5亿元,同比增长4.5%,实现逆势增长。
作为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高地,天津利用天津自贸区这片创新“试验田”,用“大胆试”的制度创新,不断催生出创新成果,也让颇具当地特色的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在智能科技和金融创新的驱动下,天津自贸区试图打造冷链物流快速集聚发展的中国样本。
21日,16个投资基金类项目落地临港新片区,资金规模超过842亿元。
显示 4044 条中的 1581 到 160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