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印发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和浙江自贸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自贸试验区扩容有何重要意义?将开展哪些差别化的探索?在21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进行了解读。
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这片土地翻开了开放发展新篇章。如今,40载岁月峥嵘,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曾经硝烟弥漫的海防前线,正向着一座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迈进。
记者从武汉市发改委获悉,为助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国家级开发区打造武汉改革开放“新高地”,武汉日前出台《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市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获悉,广西财政近日下达补助资金6.35亿元,用于支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在19日举办的2020中关村论坛发布会上,北京市海淀区发布中关村科学城“星谷”项目。该项目依托中关村航空航天领域研发与产业资源优势,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规划建设千亿级产业规模的空天产业集群。
泛珠三角“9+2”各方18日在海南三亚达成共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自贸港建设辐射效应,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协同发展。这是各方共同确定的年度重点工作内容之一。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航空港实验区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逆势而上,主要经济指标由负转正,尤其是外贸进出口前7个月增长17%,创近五年最高增速,为稳住全省外贸基本盘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中白工业园扩大人民币使用调研座谈会。
9月16日,陕西跨境电商国际快件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开园仪式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举行,该产业园占地面积101亩,规划总建筑面积74454平方米,总投资额5.07亿元人民币,产业园一期建设有海关集中查验中心、陕西国际快件公共监管中心、跨境电商直购通关中心等。
白通社从工业园区获悉。中白工业园“巨石”因表彰卓越服务而获得了中国贸易服务博览会的奖项。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商务部稳外贸工作部署,9月10日,驻匈牙利使馆经商处与山东省商务厅、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区召开跨境电商综试区与境外经贸园区视频交流会。
10日,在吉林省珲春市,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揭牌。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成立后,将成为吉林省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平台,同时进一步加深与浙江省宁波市海洋产业发展对接。
截至目前,云南自贸试验区外贸进出口总值131.05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60.79亿元,进口70.26亿元,制度创新的“云南模式”开花结果,同时,三片区组建“云南自贸试验区招商联盟”,精准招商引资,成果丰硕。
重点园区全面绿化,“擦亮”生态底色;低碳政策不断加码,列出精准时间表;建设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开展生态环保整治……海南自贸港建设开局以来,以激发园区“绿色效益”为杠杆,撬动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为更美发展“留白”。
作为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板块之一,中国综合保税区国际论坛9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认为,我国积极应对疫情挑战,服务贸易逐渐回稳,综合保税区数据向好,综合保税区在服务贸易发展中大有作为。
记者8日从北京市商务局与全球化智库联合举办的“服务业扩大开放暨企业全球化论坛”上获悉,北京将举全市之力,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贸试验区,抓紧制定具体的落实方法,科学规划实施路径,细化分解任务目标,进一步明确时间表、路线图。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一年来,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个承载着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使命的高能级载体平台,不断向着创新高地、开放高地和产业高地挺进。
已完成扩建的海口美兰国际机场,航班往来不断;离岛免税新规出台49天,销售额突破50亿元;双月签约、单月开工,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国际投资者纷至沓来……今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海南坚持抓好制度集成创新,抓紧落实政策早期安排,努力赢得更多早期收获,确保自由贸易港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9月7日,河钢集团唐钢新区正式投产,标志着河北钢铁产业区位调整取得关键性突破。
对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以制度集成创新奋力攀登中国对外开放新高度;教育、医疗、数据、航权等多领域突破性开放举措,彰显开放新广度。在全球经济低迷背景下,海南自贸港建设自全面实施以来,不断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发展机遇“增量”。
显示 4044 条中的 1561 到 158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