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外媒:阿拉伯世界不要错过“中国机遇”

来源:《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7-02 11:33:55

沙特阿拉伯《阿拉伯新闻报》7月1日文章,原题:为什么阿拉伯世界应该架起联系中国的桥梁。今天的中国在全球经济机遇的每一个方面都拥有巨大份额;在每一张地缘政治谈判桌前都有一个席位;拥有一支能够与俄罗斯和美国匹敌的强大、先进的军队;数十年前,发达国家能够承担忽视中国的代价,但是现在不能了。在其军队、近14亿人口和11.2万亿美元强健经济的支持下,中国已经塑造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全球各地政府、公司和个人充满热情地关注着、审视着和消化着北京的每一个决定和每一项政策。外交家们努力向中国的国外投资示好,希望获得更多的中国市场准入;公司支持将制造和关键职能转移到中国以追求更多的市场份额。

一系列数据说明中国为什么在世界经济中将继续拥有如此重大的影响:2005年到2010年,中国在农业、能源、金融和运输等领域的海外投资约为3190亿美元。在整个发展中国家,中国自2000年以来选择投资基础设施和能源。令人吃惊的是,从1950年至2000年,中国与中东没有强劲的经济或贸易关系。然而,在2001年之后,这一景象开始发生快速变化,中国对海湾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程度一直快速上升,中国对该地区投资已经达到约200亿美元。中国还在推进其“一带一路”倡议,而且把中东作为其重要柱石之一。

阿拉伯世界必须确保与中国的联系既强劲又深厚。《福布斯》杂志预测:“如果北京的‘一带一路’倡议取得成功,那么对于正在发生变化的大国同盟关系和民族国家命运来说,它将成为一剂催化剂。”鉴于中国有望在2050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取代美国成为全球贸易和投资的最强有力的支持声音,阿拉伯国家需要进一步巩固同中国的经济关系。阿拉伯国家需要维持本地政治稳定,向中国商品和投资开放市场,和中国一起进行联合投资,甚至将学生送到中国留学,(向中国)表明阿拉伯世界是一个可靠的伙伴:对中国来说,阿拉伯国家既是一个市场,同时又能向中国提供源源不断的、稳定的能源资源。

阿拉伯世界具有同新兴超级大国增强关系的独特机会,新兴超级大国或许将重塑全球政治和经济模式。为了未来稳定和繁荣,千万不要错过这一机遇。(作者为世界银行集团董事会前顾问哈菲德·科维尔)

相关推荐
两会世界眼|读懂“中国之治”的一扇窗口——外媒社长总编辑眼中的中国两会

连日来,多家外国媒体社长、总编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高度关注中国两会,期待通过这一窗口更加深入观察“中国之治”,进一步了解中国发展经验智慧,期待中国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新华时评丨为世界贡献“稳”的支撑、“进”的动力——从中国经济发展态势读懂中国机遇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引擎,会议为世界读懂中国经济的“稳”与“进”提供了窗口,有关重大决策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澎湃动力,为世界带来更多分享中国机遇的发展红利。

30名外媒记者走读金华:点赞经济人文之美 期待深化中非合作

10月24日—27日,由浙江金华市委宣传部、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2024年“Explore Jinhua(发现金华)”国际媒体采风活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