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技术为非洲农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来源:国际在线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7-11 15:31:45

当地时间7月10日,由中国农业大学南南农业合作学院、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政府、苏科因农业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综合农业技术走进坦桑”活动启动仪式在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中坦农业发展联合研究中心举办。

此次活动承接中国商务部“坦桑尼亚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与转化机制海外培训项目”,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农学、南南农业合作、人文与发展等学院的9名教授与坦方政府代表及农业专家共同参加此次活动。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长凯博威·斯蒂芬,坦桑尼亚农业部副部长玛丽·姆旺杰鲁瓦,中国驻坦桑尼亚经济商务代表林治勇,中国农业大学 一带一路 农业合作学院院长、中国南南农业合作学院院长李小云教授,苏科因农业大学副校长彼得·吉拉赫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中坦双方就以往的农业合作成果进行总结交流,同时阐述了下一步的农业合作计划。

在接下来两周的时间里,40名来自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的农业技术推广员和农业部的技术官员,将会和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教授们一起交流种植技术、禽类养殖和疾病防治、农田机械化、食品加工、食品安全等技术经验,并将通过实地考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农业技术在坦桑的应用和实际成效,苏科因农业大学的老师也将与学员们分享坦桑尼亚的农业政策和实践经验。与此同时,中国农业大学还将组织人文与发展学院的21名学生利用暑期走进非洲乡村,了解实地情况,协助项目调研。

此次“中国综合农业技术走进坦桑”活动是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让中国农业技术走进非洲乡村”行动的一部分。2017年底,中国农业大学设立了中国南南农业合作学院,旨在进一步推动南南农业研究、交流和实践。在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中国科技部、中国驻坦桑尼亚使馆和经商处、中国农业发展集团以及坦桑尼亚各界的支持下,中国农业大学在莫罗戈罗省建立了两个村级减贫中心,取得了良好效果,当地农民的玉米产量及收入都显著增加。2018年,中国农业大学和莫罗戈罗省政府已决定将目前的农业合作项目扩大到坦桑尼亚10个村庄的1000户家庭。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和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非农业合作进程不断加快,成效显著。截至2017年底,中国专家和技术人员在非洲9个国家共实施小型示范项目300余个,推广实用农业技术450项,培训当地农民和技术人员近3万人次。

相关推荐
“非洲英语国家旅游资源开发专题研修班”在京开班

4月10日,“非洲英语国家旅游资源开发专题研修班”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开班,来自安哥拉、赤道几内亚、毛里求斯、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舌尔、赞比亚6国旅游领域26位官员和专家学者参加本次研修班。

非洲超50国逾400家实体店加入“群聊” 深圳企业绿色出海新增“快速通道”

为深化共建“一带一路”绿色产业合作,推动中国优质绿色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近日,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与深圳绿色丝路国际商贸咨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国际观察丨中国农业技术解锁非洲“丰收密码”

近年来,中国农业技术跨越山海,以创新与务实为笔,在非洲大地书写从“靠天吃饭”到“技术赋能”的变革篇章。从杂交水稻掀起的“绿色革命”,到菌草技术激活荒漠生机,再到合作机制下的双向奔赴,中非农业合作正以务实举措解锁非洲大陆的“丰收密码”。